20151201100843409
英媒称,刚到宋庄,你会情不自禁地问自己:这个地处北京郊区通州的小镇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够吸引超过5000名艺术家入驻,从而成为中国最大的艺术家聚居地。
据英国《卫报》网站11月28日报道称,在镇子的主要街道两旁,分布着一些四四方方、低矮的建筑,主要是廉价餐馆和便利商店,偶尔也会夹杂着一间野兽派画廊,看上去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人行道上和画廊展厅里鲜见人影,这与人流如织的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和英国伦敦东区等世界其他艺术家聚居地截然不同,也与同在北京、但时髦光鲜的798艺术区差异很大。
北京市政府正在推行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要把市政府大部分职能部门搬迁到此地附近。
穿过小铁门,来到栗宪庭带有一个大院子的家里,宋庄的魅力一下子就清晰了。
栗宪庭带笔者走进宽敞的客厅,客厅四面是未经粉刷的砖墙,墙顶撑着木梁。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几只鹅在一个果园里漫步。与北京市中心那些狭小局促的公寓相比,这所大房子简直就是一座城堡。
栗宪庭说:“宋庄是中国最早的可以享受自由生活方式的地方之一。”今年66岁的栗宪庭白须白发,容貌古雅。
在他家的墙上挂着一幅当代中国艺术列表。栗宪庭也大力推动过“政治波普”以及“玩世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外国收藏家对这类作品十分青睐。栗宪庭向笔者展示了中国艺术家在海外获得成功的作品,他介绍了1995年威尼斯双年展上中国艺术家的作品。
一个偶然的原因,一些艺术家选中了宋庄,当时这个小镇下辖47个贫困的村落和几座工厂。
他们在一个叫小堡的村子里租下了空闲的民房,当地村民也以一种不信任的目光注视着这些或者剃光头或者留长发或者衣服裤子上有洞的年轻人,这些使他们的工作变得一点也不“艺术”。
有人向小堡村的党支部书记崔大柏施压,要求驱赶这些年轻人。但崔大柏看到了这些艺术家可能带来的经济潜力。
崔大柏用浓重的当地口音说:“把地租给这些艺术家,农民的年收入可以比以前多十倍。”这位官员态度温和,没有什么废话。
崔大柏坐在村委会办公室里的一把扶手椅上说:“而且这些艺术家还出钱为村里修路、装路灯和种树。他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村民们最终接纳了他们。”
随着宋庄的名气越来越大,人气也越来越旺。2005年时,宋庄大概居住着3000名艺术家,现在已经成了一个聚集了大量画家、诗人、音乐家和电影人的充满活力的社区。
“石头”是属于宋庄艺术家聚居区的早期居民。笔者与她那位搞电影创作的女朋友明明(音)一起喝茶、嗑瓜子。她们住的小民房里塞满了巨大、颜色缤纷的画作。“那时的艺术家们都不是物质主义者,许多人都没钱。但他们到这里后,许多人都干得不错,”她说。
但是后来,这里的地价开始飞涨,艺术家纷纷搬离。
栗宪庭说:“宋庄就是中国的缩影,这里的建设搞得又多又快。所有的东西都是为了赚钱,跟文化没什么相干。”
北京市政府规划了雄心勃勃的蓝图,计划将政府机关和公务员搬到宋庄所在的通州区。该计划旨在缓解首都的压力,将15%的人口迁出中心城区,到2020年将北京的总人口限制在2300万。
崔大柏说:“这会带来效益。”吸引更多企业和游客前来宋庄是他“施政”的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