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杂项 > 游击队印章讲述鲁东抗战风云(组图)

游击队印章讲述鲁东抗战风云(组图)

2015-12-04 11:30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印章 

印章 

这枚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九支队的印章(见图),为木质,长10.1厘米,宽2.5厘米,高4厘米,上窄下宽呈梯形,印文内容为“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九支队部”,楷体竖刻,布局紧凑。依据有关资料分析,该枚印章应刻于1938年,距今已将近80个春秋,是研究鲁东地区抗日情况的重要实物资料,现藏于东营市历史博物馆。

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九支队是在抗战初期成立的一支重要抗日武装力量。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不久,中共中央派红军将领张经武来到济南,开展对韩复榘的统战工作。在山东省委协助下,张经武与韩复榘多次会谈,韩复榘终于同意释放政治犯。1937年9月至11月间,济南监狱关押的广饶县共产党员延春城、岳拙园、刘考文、耿延铭、王兆津、延成鳌等先后被释放出狱。这些同志回到广饶后,很快与鲁东工委取得联系,受命联系党员、恢复组织、建立武装、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按照鲁东工委的指示,延春城、任天纵、吕致斋、王兆津、董直夫、吕乙亭、耿延铭等人,在吕家王镇吕致斋家多次开会研究,决定在延集和吕家王镇分别建立抗日武装。会后,延春城和王兆津被派到广饶县延集村组建抗日武装。延春城利用延集村族长的身份发动党员延俊孝、延成鳌带头,很快组建起了一支有10余条枪的武装队伍。队伍驻进大庙(姑子庙)之后,王兆津到各村联系共产党员,搜集枪支,进一步扩大武装力量。从国民党监狱获释的共产党员刘考文,受王兆津之托,回刘集村动员刘百贞、刘百禄、刘百胜三人参加了队伍。同时,王兆津动员刘国良、郭春波、卜广德、刘兰山等人相继参加了延集队伍。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