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刘玉来:杨达林先生评我的画(图)

刘玉来:杨达林先生评我的画(图)

2015-12-11 11:04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我与杨达林先生每见面便聊个没完,其中的原因除了彼此间性格比较合得来外,与同是老北京人不无关系。在谈到许多事和见闻时共同语言比较多。所以我们具体如何相识的,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

杨达林先生是北京画院的一级画师,我在北京艺术研究所任职,和他之间虽同属北京文化局系统但一直没有相识的机会。有一次我到画家方楠那里去,方楠当时在北京文艺作版面编辑,负责在封皮刊登一些书画作品。记得在他那里我见到了杨达林先生刊登的作品。当时方楠向我介绍了杨达林先生的情况。由此我知道了当时已经名声远扬画坛的达林先生。方楠告诉我他们之间关系很好,再后来就是经方楠在电话中中介绍联系,我和杨先生彼此闻名了。从此我们之间的交谊就开始了。最初我们只是在电话中交流一些书画方面的问题。后来 我和方楠特地到杨先生家进行了拜访。2003年在我出画册时,也是方楠向我推荐了杨先生的。他说,杨先生不但画画得好,而且文笔好,并说,杨先生会写诗。由此我便在电话中讲,请他为我写评论。杨先生在电话中慨然应允。过了几天我便携画册来到杨先生家。此后没几天我便接到了杨先生寄来的评论。


街道8 017.jpg


锲而不舍  终成一格   

杨达林

与玉来交谊十余载,却大都在电话中探讨艺术,其谈吐文雅,颇有学养。及至今年接触多了,又见其在诗词方面的著述才知他曾颇得启功、余冠英等诗坛巨子的教诲并深有获益。据说还是他在上中学时,有位美术老师,姓王名钧毕业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北平国立艺专,曾成为了他致力美术创作的启蒙恩师。此后在其参加工作的几十年中,先后随北京文史馆馆员书画家、鉴定家许林村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徐北汀二位先生入室深造。可以说玉来走的是一条诗书画同步、传统与生活结合的创作之路。玉来说:“学好诗词要四十年,学好书法要三十年,学好绘画不能少于二十年。”余以为此论不谬也。

玉来的〈上学去〉画的是一处深山小学。孩子们上学要爬山涉水方可到校学得文化,而山间的古树、腾起的云霭等良辰美景,似乎对学生都不重要。玉来题诗道:“飘飞云气岭腰缠,美景天成花样妍。同上学堂山里走,司空见惯亦留连。”道出了谁不说俺家乡美,步步皆景的山园风光景象。……在刻画山林上,玉来追求工整、一丝不苟,因而作品的内涵得以外扬,尤其溪流中趟水过河的学生形成了点睛之笔,使画境扣题并产生出画外之音,境界从而得以延伸。

有时他的画立意独特,如有幅题诗道:“我画山岚不画烟,恐污华夏好河山。山河干净栖息地,须为儿孙放眼宽。”读罢观图,顿觉作者之担忧乃国之大事。但使用的却是田园牧歌式的手法,通过描绘山村秀丽一派生机景象,刻画田作归来的人在如画般的山径上悠然的放歌前行,歌颂的却是那层层叠叠逐渐远去的青山,盘根错节挺秀如伞的山间古木以及隐藏在深林中的石板屋的新山园景象。

玉来的新田园是他心境的写照。他喜欢山里的清韵,喜欢经受过风雪洗礼的一草一木,喜欢漂浮在大山中的云霭,更喜欢祖祖辈辈生活在青山绿水中的人。……几十年来,玉来一有机会就到京郊大山中小住数日,每次也就画出很多速写并结交许多农民朋友,日积月累,就是他创作的原型和素材库。有幅画题诗道:“世人谁晓垦田难,肌骨风寒日火煎。莫道天高能自在,清歌一曲破云天。”则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玉来的作品追求平缓逸远的原生态,山不危而充满生活情趣及平和气息。可以看出,经过他几十年苦苦耕耘和锲而不舍的努力,使之终成一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面貌。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