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刺绣艺术家收藏20年 建成民间刺绣博物馆(图)

刺绣艺术家收藏20年 建成民间刺绣博物馆(图)

2015-12-17 08:38 文章来源:台州商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廖春妹

民国刺绣作品《汾阳王府》

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如同书画一般,刺绣亦有“闺阁翰墨”的美誉。自古以来,在中国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中,刺绣一直被视为一个生动的文化符号。苏湘粤蜀,指尖流转的一针一线,描绘成生动的图案,一幅幅绣画无不诉说着历史文化与久远的故事。

刺绣之美,引无数藏家为之折腰,廖春妹就是其中之一。作为著名刺绣艺术家,几十年来,廖春妹致力于收藏民间刺绣。在她看来,保护刺绣,也是传承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用20年收藏,她建了一座刺绣博物馆

信插、抹额、马面裙、如意云肩、虎形围涎……搁在旧时,这些老物件或许是大家司空见惯的,然而经过岁月的“大浪淘沙”,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已不多见。而在位于临海古城街道的台州府城刺绣博物馆里,这些慢慢随时光远去的老物件静静地安放着,承载着旧时岁月的精细与美好。

刺绣源起何时?馆长廖春妹向记者娓娓道来,数千年前,养蚕缫丝的中国人织起了世界上最早的丝织品。从此,刺绣有了萌芽的土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刺绣艺术伴随着我国民风民俗的演变不断地传承发展,“它们承载的民俗学、历史学和美学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让人惋惜的是,刺绣本身材质多是丝缎布匹,不易保存,所以存世的古董刺绣也多以清代民国时期为主。”廖春妹说,即使是清代民国这些年代较近、存量较多的古绣,也正在一天天地变少,“人们对古绣认识得少,缺少系统的归纳与保护,使得大量的古绣品或腐化消失,或不知流失何处。”

在廖春妹看来,这些古绣无疑是研究民情风俗的珍贵资料,为了保护古绣品,她经常一人走山趟水深入村寨,搜集各式各样的古老衣服与绣品,“我花了20多年时间走遍各地收藏刺绣,其中有的来自农家、集市,有的是从收藏家手里买来的,筹备了七八年,最后才建成这个刺绣博物馆。”

可以说,台州府城刺绣博物馆凝聚了廖春妹几十年的心血。如今,馆内藏有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的台绣、京绣、苏绣、蜀绣、粤绣、湘绣等9000余件民间刺绣精品,涉及衣饰、荷包、枕顶、云肩、鞋帽、屏风、绣画以及婚庆服饰等多个品类。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