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出水文物重现海上敦煌(图)

出水文物重现海上敦煌(图)

2015-12-28 12:55 文章来源:大公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图:“南海一号”模型船 网络图片图:“南海一号”模型船 网络图片

840多年前,它的姓名已经无从考证;近30年来,它的名字叫“南海一号”。

1987年前,“南海一号”还不为人所知。当时英国人万里迢迢来到中国和交通部广州救捞局合作,打捞荷兰古籍中记载的“林斯堡”号,上装有6箱白银、385.5吨锡锭等货物。尽管英方人员画出了细緻的沉船地点,但这条东印度公司沉船并未找到,反而意外找到了“南海一号”的踪迹。

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探索“南海一号”的工作被搁置了10多年,直到2001年中国水下考古队获得香港水下考古协会120万港元贊助,香港贊助方还找到了1987年发现“南海一号”的英国船员,从他手中买下当年的定位海图。

2002年,装备一新的中国水下考古队再次驶向阳江海域。从2001年至今,考古队员深入到海面下20米深与“南海一号”进行了8次“亲密接触”;从2002年起,一共有6000多件文物被清理出来,其中绝大多数是瓷器。

从“南海一号”已经被打捞起来的文物,可以看到当时中国在世界海上贸易中的地位:一些“喇叭口”大瓷碗,其式样在国内从未发现过,却与阿拉伯人常用的“手抓饭”饭碗很类似。还有一些陶瓷首饰盒上出现中国文化少有的图案,显然其是专门为国外客户製作的。

“南海一号”还发现了数以万计的铜钱。其中,年代最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还有建炎元宝(南宋初年)。这么多的货币表明当时中国的国力之盛,中国货币可以成为“海上丝路”的硬通货。

自2007年底整体打捞出水以后,2009年和2011年广东省水下考古队员对“南海一号”进行了两次室内试发掘,并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于2013年 11月28日正式启动“南海一号”全面发掘与保护工作,“南海一号”逐渐向世人揭开神秘面纱,重现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盛世景象。

如同敦煌的发现对于陆上丝绸之路的意义一样,“南海一号”以其承载的丰富歷史文化信息,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标誌性发现,因此,被誉为“海上敦煌”。

来源:大公网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