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长着“眼睛”的珠子,是古人用来向神明祈祷和庇佑子孙的。蜻蜓眼珠更是玻璃文化的巅峰,是中亚和中国文化交流的明证,是跨越了时间和地域的稀世之美。
撰文:康渝春
摄影:王晓东
1928年,洛阳东周大墓遭到中华圣公会教士怀履光(W.C white)等人的疯狂盗掘,其时他正以传教士身份替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集中国文物。怀履光敏锐地发现,河南洛阳金村一带出土的琉璃蜻蜓眼珠, 其中某些纹饰和来自西亚的蜻蜓眼珠有很大差别。经科学鉴定,从金村大墓出土的玻璃制品有些是国外进口的,但那些较重较亮的、含很高氧化铅、氧化钡成分的, 则是“中国制造”。这一发现让中国玻璃制造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近千年。可惜的是,这批珠子很快就被盗运出国。前后历时6年,怀履光共发掘了8座大型木椁墓, 大批珍宝连同蜻蜓眼珠都流散海外,最后被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维多利亚博物馆和东京博物馆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