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币
五铢钱
天然海贝以自身特点被赋予货币的职能,成为中国最早的货币
中国古代货币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产生,一般认为它产生于夏商时代,终结至清朝末年。中国古代货币以金属铸币为主体,历经数千年形成了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东方货币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古币的发展可以划分为钱币萌芽时期、纪地钱币时期、纪重钱币时期以及纪年钱币(年号钱) 时期。
西汉时期,《盐铁论·钱币》当中就记载“夏后有玄贝”,考古人员在相当于夏时期的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许多天然海贝,因天然海贝自身的特点被赋予货币的职能,成为中国最早的货币。
商周时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许多钱币从生产工具当中演变过来,到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以“贝、布、刀、圜钱”为代表的四大货币体系。以不同地域的诸侯国为代表,各国铸造使用的钱币也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布币是在先秦时期使用时间较长、流通较为广泛的一种金属铸币,主要流通于当时的中原地区。它仿照原始生产工具“布”制作而成,依照外形不同划 分为空首布、平首布、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桥足布等等,布币面上常会刻有文字,内容大部分为制造此钱币的城邑名称,因此布币是典型的纪地钱币。
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名存实亡的晋国各种空首布停止铸造,韩赵魏三家在其领地开始各铸其币,以适应流通需要,并将空首布改为平首布。
太原古称“晋阳”,春秋战国时曾铸造有铭文为“晋阳”的货币,为晋阳最早出现的货币,标志着晋阳城有了自己的货币体系。公元前497年,晋国 正卿赵鞅派家臣董安于开始营建晋阳城,为今日距太原市西南20里的古城营村,此后晋阳城成为赵国建立前赵氏的食邑。赵卿名为晋卿,实专晋权,所以赵氏习惯 沿用晋国之制,铸造大型平首尖足布。当时的晋阳古城主要铸造并发行带有“晋阳”铭文的布币,在众多的春秋战国货币中晋阳布数量很多,也因此能看出当时晋阳 城内贸易频繁、经济发达。最先记录有晋阳地名的布币是大型尖足布,随后演变为小型尖足布。大型“晋阳”尖足布一般通长约8.5厘米,足距4.3厘米;小型 “晋阳”尖足布一般通长约5厘米,足宽2.4厘米-2.8厘米。晋阳布币铜质精良,文字隽秀,尤以“晋阳”大型尖足布为代表,因其形制较一般布币形体硕大 而引人注目,如今已成为钱币藏家必争品种,目前已难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