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一次离开 一场艺术的放逐(组图)

一次离开 一场艺术的放逐(组图)

2016-01-15 10:03 文章来源:99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原标题:一次离开 一场艺术的放逐)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这么美的字,诗人一定是看进心底了,才这么感慨。从《诗经》开始,从唐诗到宋词,仕人们就无一不在“行走”,没有哪一首是在书斋里“憋”出来的,过去如此,现在也一样。诗必须真实,必须是美的,而真实和美,只有从生活中来,这样的真实性注定了作家必须行走,融进自然、融进社会和生活。

是作家,而不是“坐家”,文学这般,艺术也该是。艺术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般的不真实,一幅画背后的作者不应该是“不在场”,该是身临其境般,如是一幅山水,那你必然看过,如是一幅戏剧,那你必然是剧后的“摄影师”。正如艺术家张小涛作为“行走的艺术”活动的带领人,在启动仪式时,与观众分享的看法:如果将近二十多年的岁月看成是生命中的一场行走,那么要感谢的除了“沿途的风景”,更是要感谢沿途中所相遇的人和事,正是这些不期而遇才有了如今的自己,对于艺术的诠释和理解也有了更深的感悟。一路走来,这不只是行走,更是一场人生的自我修行。

一次离开 一场艺术的放逐

多少文学家和艺术家都在感慨在行走中发现更多的生活方式,就如行走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对生存本质意义的思考,不管是艺术创作还是体会和思考,他们都在亲力亲为的探索这一行动的无限价值。

一次离开 一场艺术的放逐

三毛,一个行走在沙漠的女子,一份永远不能舍弃的流浪情结,她的文字,总让人渴望去到远方,字里行间跃动着一种永远不肯停息下来的躁动,她的不安分,不停游走的激情,才是成全了她一生的流浪,不流浪,怎会万水千山走遍,不流浪,怎会认识撒哈拉大沙漠,不流浪,怎会遇见爱到死的荷西。她曾说过,“半生旅行漂泊,对于新的环境已经学会了安静地去适应和观察,并不急切于新鲜和灿烂”。我们一路的旅行和行走,能换来像三毛这样安置于内心的安静已经足够。

三毛将旅行当作修行和身心净化,陈丹青将旅行当作一场全然未知的行走,在《无知的游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以画家的眼光和视角,在记录鲜为人知风景的同时,于写作中融合文学、绘画、音乐及人文历史等方面,读起来不仅可吸收丰富的阅历,也能感受其中的恬淡谐趣。在陈丹青看来,旅行游记更像是一种个人化的、选择性的追忆,并且存在明显的个人趣味,因为无知,才有趣,才会最接地气地感受到所到之处的美妙。所谓的无知而旅行,直白而论,新到一处使人油然动衷的那一刻,便是无知的开始,接下来的全神贯注,带着足够的好奇和同情,去往你无知的地方。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