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海南文物保护与修复:蹒跚行至稳健(组图)

海南文物保护与修复:蹒跚行至稳健(组图)

2016-04-12 09:16 文章来源:海南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省博文保人员在对一件铁器进行除锈处理。省博文保人员采集浸泡华光礁I号船板的离子水进行化学分析。  省博文保人员在对一件铁器进行除锈处理。省博文保人员采集浸泡华光礁I号船板的离子水进行化学分析。

编者按:

博物馆里的文物,在灯光和展布的映衬下,总是熠熠生辉,让观者心生感慨。但多数人可能不知道,这些精致的文物刚出土时,有些又黑又脏、残缺不 全甚至面目全非。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隐于幕后,默默付出心血和汗水,经过繁琐、枯燥、漫长的修复,让文物焕然一新。在这浮躁的世界里,他们秉承着传统的工 、匠精神,仿佛穿越时空,与文物作一次又一次的对话,并充当了历史与现代的交流使者,他们是文物修复师。本期《海南周刊》关注海南的这个群体,为读者讲述那 些有关海南文物修复的人与事。

为了几两修补文物用的漆在山上辛劳一整晚,一天只能织出几寸缂丝,修补一件文物常常要花好几年时间……近日,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网上 爆红,片中那群貌似普通却身怀绝技,又极具工匠精神的文物修复者高人气地走进了大众视野,也引发大家对文物保护和修复这些幕后工作的关注。

不比内陆的文物大省,我省的考古以及文物的修复保护工作起步较晚。我省的文物修复保护工作现状如何?文保队伍建设水平怎样?日前,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省博物馆以及省文物局的相关人员。

主角:万余华光礁Ⅰ号文物出水,修复工作将持续至2026年“文物修复一般分为3类:考古修复、展览修复以及商业修复,目前省博物馆的修复主 要是前两种。”省博物馆藏品保管部副研究员包春磊博士介绍道,以我省目前的情况来说,文物在出土、出水后经过处理,一部分可以在现场进行修复,一些破损严 重的就要做好保护后运到省博来,在这里接受进一步修复。

对于省博的修复团队来说,日常修复保护的对象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类是馆藏文物。例如一些织物类的藏品会因为空气潮湿而长霉,修复量往往与这一年的天气等各种因素相关。

第二类为各市县博物馆或文物单位请求协助修复的文物,若亟待修复的文物规格较大,省博的修复人员就会去往市县开展相关工作。

第三类是华光礁Ⅰ号出水的大量文物。据介绍,华光礁Ⅰ号出水的文物含木质船板、陶瓷器、铁器等,有1万多件。2008年,华光礁Ⅰ号所有的出水文物都被运至省博。

这第三类文物的修复与保护也是目前省博文物修复及保护的主体工作,是我省可移动文物修复保护工作的重点。

“目前,出水的陶瓷器保护修复工作已经结束,保存在文物库房内;511块沉船船板的脱盐脱硫工作已经结束,下一步将进行填充加固工作。在省博二期开放时,这些出水文物将会和参观者见面。”包春磊介绍道。

历史与岁月沉淀出一件文物的底蕴,也侵蚀出这件文物的斑驳。据介绍,每一件文物的修复都可谓“量身定制”,而修复时长也会因各自情况而不同。被列为国家级的文物,其修复方案还需要上报国家文物局进行审批。

这样的严密与谨慎都源自于文物的珍贵以及修复工作的重要。修复人员们的日常工作除了进行修复保护外,还要研究如何在修复时把对文物的损伤减少到最低。

此外,按照目前的修复理念,修复工作应该是可逆的,当发现更优的材料时,就需要用新型材料去替换上一次修补时使用的旧材料。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