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盏晨报记者 詹 皓
这几天,上海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热门地标。5月11日至7月10日,上海博物馆推出“菩提的世界:醍醐寺艺术珍宝展”,走进展厅,宛如走进京都的千年古寺,64件珍贵文化财产和日本国宝,讲述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渊源。5月13日,上海龙华古寺圆明讲堂与日本壬生寺、唐招提寺将联袂举办“共结来缘·中日佛教书画交流展",展览由唐招提寺方丈松浦俊海、龙华寺方丈照诚、金石书画家茆帆、旅日书画家周之江共同奉献力作百幅。
千年古寺文物第二次出国
作为上博的年度重磅展览,“醍醐寺艺术珍宝展”由上海博物馆向日本京都醍醐寺借展64件组珍贵文物,醍醐寺位于日本京都,此番文物来沪,大大提高了醍醐寺在中国的知名度。相传在平安时代,遣唐使空海的孙弟子圣宝登上笠取山,得到山神的显灵指点,发现了一眼灵泉,甘甜宛如醍醐之味,于是将笠取山改名为醍醐山,并就地结草庵,供奉修行,这就是醍醐寺的前身。目前醍醐寺占地广大,寺内建筑就有92栋,是京都洛南地区最大的寺院,寺内收藏有近7万件文物精品及6000多件重要文化遗产。
此次“醍醐寺艺术珍宝展”的展品有雕刻、工艺、绘画等,其中24件是日本重要文化财产,另有6件日本国宝。这些珍藏很少出国展览,此前仅在德国展出过一次。
展览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醍醐寺的创建、历史典故,并展示相关文物;第二部分由造像、曼荼罗绘画、法器等组成,再现醍醐寺艺术珍宝的“原生环境”;第三部分则是与“醍醐花见”赏花活动这一历史事件有关的文物及一些屏风画等。
宋版《一切经》现身上博
本次展览除了让观众领略日本寺庙文化和文物艺术,还能发现中国文化对日本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许多文物带有浓郁的唐宋艺术遗风,比如本次来沪的醍醐寺藏宋版《一切经》。《一切经》共有6000多卷,这次展出其中几件,《一切经》当年能够到达日本,动用了当时来往于中国宋朝和日本之间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宋版《一切经》目前大体完整地保存在醍醐寺的灵宝馆,而在中国,只有极个别的寺院存有部分残卷。
丰臣秀吉的金天目盏亮相
部分展品与日本江户时代的丰臣秀吉相关,其中包括《丰臣秀吉像》、《醍醐赏花诗笺》、金天目盏等文物。
丰臣秀吉曾积极支持复兴醍醐寺,如修缮五重塔、三宝院等,他在举行醍醐赏花宴会后,向三宝院布施了白银百枚以及粮饷1600石。金天目盏是丰臣秀吉的心爱之物,在醍醐寺当时座主为祈福丰臣秀吉身体早日康复而举行义演后,丰臣秀吉作为奖励,将此盏赏赐给义演,此后一直保存在醍醐寺内。该天目盏仿制了中国的陶瓷天目盏,但碗系木制,表面覆盖了薄薄的金板,外表还刻意模仿了陶瓷制品釉流淌下来的痕迹,碗托则是在铜上鎏金。
[链接]
有些文物只允许展出4周
上博方面表示,策划醍醐寺文物赴中国展览难度非常大。由于藏品中日本国宝和重要文化财产的比例很高,文物出国难度大;同时,日本对于材质脆弱的织绣、纸质绘画、木雕等文物都有非常严格的展览规定,最多只能对外展示4周至8周,而上博的展览为期两个月,一些文物需替换展出,需要大量协调。比如日本现存最古老的绘画之一《绘因果经》以及遣唐使空海的真迹《大日经开题》,就只能在展览的前4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