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才近照:贝多芬雕像旁
王中才,1940年4月21日生于大连市。祖籍山东省宁津县王家纸坊村。1961年于天津财经大学(原河北财经学院)应征参军,历任集团军干事、秘书;后调总政解放军文艺社任编辑;1981年请调沈阳军区创作室搞专业文学创作,任创作室主任、辽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王中才系国家一级作家。他的短篇小说《三角梅》和《最后的堑壕》分别获得1982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从而蜚声文坛。在《三角梅》中,他用诗样的优美笔墨刻画了一位美专女生同一位战士的朦胧爱情,从中突显出他对美术的深刻理解和崇尚。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他退休后毅然歇笔,全身心地投入美术创作。他因年事已高,难投大师名下。所幸幼年对笔墨有所涉猎。他的伯父是清末私塾先生,书画闻达乡里,他多以其为贴临之;初中时,他的语文兼美术老师庞惜璞,是清末翰林庞际云之嫡孙,家学渊源,尤善丹青,对他多有偏袒,不吝指教,每次学校美展辄列前茅。他深知这点功底不过是九牛一毛。他深信天道酬勤,深信师法造化。他为此不顾古稀高龄钻进黑龙江海林县的崇山峻岭中写生半个多月;在燕山脚下的河谷里搭帐篷、啃干粮个把月;在海南岛的群山雨林中跋涉写生……他的山水画以少有的速度达到了一个高点。他追求贴近现实生活,追求自然和谐,追求绘画和文学、景物和情感的高度融合和统一。他说:山水画也应该像王国维对词的要求那样,“以境界为上”。一幅山水画,如果仅仅让人看到的是美丽的风景,而看不到它的思想感情内涵,那画的风景无论如何美丽,也是苍白浅薄的。他深知这个目标的难度,余生是难以达到的。他因此自号“半青”,自嘲半生不熟。他强调的是这个目标的引导意义,有这个目标,就信心倍增;无这个目标,就萎靡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