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人类对美与艺术的追求,可以用神经科学来解释吗?(组图)

人类对美与艺术的追求,可以用神经科学来解释吗?(组图)

2016-10-24 09:17 文章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安简•查特吉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毕加索创作的盘子等作品。图片来自网络毕加索创作的盘子等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到目前为止,我将美、快乐的理论与我在帕尔马博物馆的经历联系起来,但我还没有探讨让我感到困惑的、以“爱情与死亡”为主题的展出(被固定在螺旋状圆圈上装着鲜血的袋子、按不同角度摆放的镜子、落在地上的小鸟)。虽然这些艺术作品很有趣,但我不觉得它们美。我欣赏它们的感觉与我欣赏毕加索与米罗作品的感觉不一样。这些展品引发我各种情绪,但这些情绪不是令人愉快的。我的感觉混合了好奇、厌烦、困惑,甚至是厌恶。这些展品真的是艺术吗?我们大部分人会将艺术与美联系起来。如何将这些当代作品与很多人认为艺术是美的、令人愉悦的想法相调和?是否存在一条分界线,一旦越过这条分界线,则需要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博物馆负责人等文化领军人物向其他人解释艺术的神秘之处?布莱克·戈普尼克(Blake Gopnik)是一位艺术评论家,在《华盛顿邮报》工作了很多年。他认为大部分艺术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意义或作品中传达出来的各种信息才是最重要的。这些信息很少与美、快乐相关。然而,理解意义或信息并不容易。打个比方,如果我们从半途中插进一段很复杂的对话,并且天真地期望自己能明白对话的内容,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戈普尼克认为,研究艺术的科学家满脑子都是18世纪的美学理论。神经美学与演化美学也许是最前沿的科学,但是它们的思维方式已经过时了,不适用于当代艺术。

关于艺术审美,我的看法是要制定一个能够容纳所有艺术的框架,包括当代艺术以及其他任何时期的艺术,甚至是50年后或200年后的艺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认识艺术审美体验的三大要素。由心理学家岛村(Art Shimamura)提出的三大要素包括感觉、情绪与意义。在艺术中,引起感觉的可以是绘画作品明亮的色彩及醒目的线条,也可以是音乐的韵律与旋律。由艺术引发的情绪通常是快乐,但也可以是厌恶或其他任何微妙的情绪。艺术的意义可以是政治、智力、宗教、仪式方面的意义,甚至可以是颠覆性的意义。艺术家可以让观赏者参与到文化对话中。我们需要的框架能够包含各种感觉与情绪,并与各种可能的意义相关联。从事艺术工作的有艺术评论家、艺术史学家、艺术哲学家,他们对这三大要素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不管理论家认为哪一方面最重要,都可以在一个科学框架中进行验证。然而我们知道,当代艺术对科学家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挑战的内容包括弄清楚科学是否能解决艺术的意义问题,以及这个挑战是否为科学设定了一个界限。

我们的脑部是否有一个专门处理审美体验的神经网络?对脑部的研究表明,这样的神经网络是不存在的。如果将审美各要素分解开来,明显不存在专门处理审美感觉、情绪或意义的特定的神经网络。我们应该明白,艺术是一个灵活的整体。“灵活的整体”这一概念同样适用于脑与演化机制。我们的神经子系统可以进行灵活的组合,产生审美体验。形成审美体验的特定的子系统是受经验与文化操纵的。由于整体的各部分可以灵活地参与运作,艺术或审美体验可以随着时间与地点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例如,印象主义画作如今受到大部分人的推崇,但在最初的时候却受到鄙视。当然,人类的脑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并没有变化,我们的知觉与奖赏系统还是一样的。发生变化的是建立在知识与经验基础上的特定的知觉与奖赏系统之间的联系。艺术与审美体验具有丰富性,甚至是不可预测性的原因之一就是这种灵活性。依靠这种灵活性,审美的各要素才得以组合在一起。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