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王羲之和王献之:中国书法的家族私人化

王羲之和王献之:中国书法的家族私人化

2016-11-10 10:55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薛元明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寄情山水——人生闲暇

魏晋时代,士人高谈老庄,手挥五弦,志轻轩昂,赏会山川,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这是生活态度和文化心理的种种主要表现,人格精神从而被弘扬,自我价值被发现,更注重人的才情、品格和风神等内在的精神状态,对于生命的尊敬、膜拜和热爱,高扬人的主体精神,强调主体的人格风度,而非门第功业。简而言之,玄学追求的理想人格即是阮籍所指的“大人先生”,阮氏在《大人先生》传说,“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变化散聚,不常其形,天地制域于内,而浮明开达于外。”魏晋士人由对外在规范的重视而转向内在主体意识的弘扬,“人”的发现既通向对生活哲理的思考,通向外部世界的审美愉悦,终又由“任自然”而专一寄情于山水。王羲之便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犹今之视者,悲夫!”的感叹,集中表现出他对生命的看法,表面上是对人生论的怀疑,似乎是颓废、悲观和消极地感喟,实际上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对人生、生命、命运和生活的强烈渴望和留恋。陶潜诗“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便是这种心理的具体体现。

在魏晋时期,士人们完成了从积极参与到达观随缘,从遵从礼法到一任自然,从入世的失落到乐在山水之间的逍遥,《世说新语》所言的“常在尘垢之外,虽柔心应世,蠖屈其迹,而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成为时代精神。晋人以虚空的胸襟来体会自然,表里澄明,一片空寂,如王羲之《兰亭》诗中说:“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寥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王羲之性情旷达,不拘常谈,从“东床快婿”这一典故中便可窥豹一斑。王羲之返入山林,寄情山水,创作出不朽的《兰亭》,体现出自然和人工雕琢的合理统一,“既雕且琢,复归于朴”。正因为有山阴兰亭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才引起了王羲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死生之叹。四十一人的兰亭雅集,更是一次清流名士的山水文化集会活动。对自然有一种置身其中,无忧忘我的意味,真正达到与自然同在的灵境,构成一种超然的人生观,以此作为书法艺术的基础,才有令人不可企及的成就。

私人空间——书法自娱色彩的增强

庄园经济模式,开辟了私人空间,放浪形骸、自我适意地体验人生活动,为书法拓展了新天地,追求书法自娱个性化的色彩,书法表现空间进一步扩大。汉代立碑是一种潮流,魏晋则截然相反,统治者明令禁止立碑,碑刻书写遭到遏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书法不再是实用铺陈,实用性消退,艺术性随之凸现出来,不再局限于实用,表现超妙入神,飘逸风流的自我情怀成为可能,而更多地关注个体的人生兴趣和日常生活情景。玄学兴起,促使写经盛行,一时蔚然成风,纸张材质也发生了变化,对笔墨表现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追求书法的艺术表现力,从入书形式便可知晓,所表现的内容,打破了魏晋之前单一的歌功颂德之文,诗文信札无不入书,而且大多文辞隽永空灵和华美。王献之留下来的墨迹中,信札占了大多数,将书法带进了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表达出生命里真实细微的真切感受,因而充满了感染力。

随着汉代“独尊儒术”理论体系的瓦解,道家思想逐渐演变成个人闲适生活和人生放达的理论:自然、率真、放达,卸脱了沉重的功利思想和社会政治压力盔甲的拘束,士人更留心人生和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更接近人生的率真状态。文人对功利追求的淡化和舍弃,对书法来说,完全是件好事。汉代将“立德、立功、立言”看成人生既定的目标,强烈的功名心态和单一的生活取向,使汉初士人在遭遇仕途挫折之后没有回旋余地,但在魏晋时期有了很大改变,初步具备了退守功能的人生观念和寄托方式。魏晋知识分子多半超脱于礼法之外,不拘小节,欣赏人格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对自我价值进行由衷的肯定。生活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解放了礼法束缚,避免仕途压力和官场拘束,能够轻易地割舍随之而来的功名利禄。有艺术表现天赋的书家,有在艺术领域内一试身手的可能,通俗地来讲,就是有精神上的置闲状态。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