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曾经有个朋友得意洋洋地对我说自己得到一幅某位书法博士写的大作。他小心翼翼地从信封里取出那件作品,轻轻地平铺在我面前,看着他那如获至宝的神情,我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这样的心态在中国普遍存在,且根深蒂固。究其原因,是从普通大众到艺术圈、收藏界长期以来都存在着的重头衔、重学历而轻水准的风气。这里既有艺术自身的原因,也有中国艺术生态特别是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特殊因素。
从艺术自身来看,对于当代艺术的价值评价本身就存在一个悖论,即一方面缺乏必要的时空距离以作出客观的判断,另一方面现实又急需一套价值评判体系作为鉴赏和收藏的参照系。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那些有关艺术作品价值本身莫衷一是的理论批评,艺术家的身份和名气显然更直观也更容易把握,这种类似马太效应的心理因此成为大众在欣赏和选择购买艺术品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不论是对于艺术家本人还是机构来说,艺术包装和宣传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中国当代艺术又有其特殊性,表现在社会大众的审美素养整体相对薄弱,以及艺术市场的过度投机色彩,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大众审美素养的薄弱导致其容易受到市场投机的影响,而一个过度投机的艺术市场也反过来限制和损害了大众审美素养的良性培育。我国美术基础教育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层面的美术普及和教育也严重滞后。上个世纪末以来高歌猛进的艺术市场化进程因此缺乏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土壤,更多地表现为艺术资本和少数艺术家、收藏家的游戏法则。不过,在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刺激下,这种游戏在满足人们猎奇心理的同时,也激发了大众对于艺术市场的极大热情。这种热情在缺乏必要的艺术和文化素养支撑的情况下注定会走向盲目的狂热。
今天,各种打着所谓“博士”名号的艺术展此起彼伏、大行其道正是这种畸形艺术生态的必然产物。中国当代艺术在展示和传播艺术作品的同时,往往将艺术家的头衔、学历和职称作为重要的宣传内容,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与艺术作品之间不成文的捆绑关系,在观者和收藏者的潜意识中,也逐渐将这种捆绑关系视作必然,似乎学历和职称的高低与艺术水准的高低存在着必然的等价关系。这种操作模式表面上解决了大众面对眼花缭乱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时的选择困难,实则显示出社会普遍存在的对艺术作品缺乏必要的认知能力和自信心理。
打着“博士”名号的艺术展多如牛毛
博士与否当然不能与艺术水准产生必然联系,艺术家也不是博士培养体系的必然产物,将展览冠以博士一词本身就是可疑的。不过,这种展览策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依然是有效的。在中国当代艺术鱼龙混杂、市场热点不明的当下,博士展似乎意味着某种保证。博士一词,不但是高学历的代表,俨然也是文化艺术素养的标杆。他们的艺术展览,不啻于向大家传递这样的信息:也许他们的作品目前在知名度和市场表现上还不是很理想,可他们才是真正值得拥有的“蓝筹股”,也正因为眼下还没有炙手可热,才为大家提供了抢购“原始股”的难得时机。正是中国艺术生态中长期存在的头衔、学历和职称与艺术的捆绑关系让博士展这样的奇葩展应运而生。虽然有所不同,但从本质上来看,这样的展览与那些曾经炒得沸沸扬扬的明星艺术作品展没有多大区别,噱头的背后都是某种明星效应和投机心态在作祟。不难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什么教授展、院士展、硕导博导展等等可能也要粉墨登场了。
对于艺术市场和机构而言,推出博士展这样的概念也有一定的无奈和投机成分在。经历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过山车般洗礼的当代艺术市场普遍缺乏热点,急需建立一个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艺术家群体梯队,源源不断地为市场提供新鲜血液。可实际上普遍浮躁的当代艺术并不能在短期内满足这种需求。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开,每年的艺术展、艺术观念和手法层出不穷,能够真正有所思考和建树的却少之又少。博士展的推出,无疑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权宜之计。
短期内,类似博士展这样的噱头可能会形成一定的社会热点,吸聚艺术和资本关注。但从长远来看,对社会大众、当代艺术或艺术市场来说都是有害的。它不是积极地面对社会大众的审美现实和当代艺术及市场暴露出来的问题,而是利用了大众艺术素养的薄弱和资本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本性。从社会文化培育来看,它缺乏必要的勇气和担当,从艺术和市场的发展来看,它也缺乏纯粹和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