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苏东天:谈书法的传承与创新(组图)

苏东天:谈书法的传承与创新(组图)

2016-12-16 07:46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苏东天笔墨

关于书法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是目前书法界颇为关心并努力予以实践的问题。这并非是新问题,而是常识性的老问题,是一个谈了几乎是上千年的旧课题。但真要做好,却又是个不容易的事。书法,比起诗与画来,其传统的传承性要强得多,而创新性向来较弱,致使书法的艺术风格千年陈陈相因,变化不大。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的有所成就的大书家,自魏晋以降,各代有代表性的,也不过数人而已,可谓凤毛麟角,十分难得。

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一)是书法艺术的基础是汉字,作为文字,其功能是代替语言的符号,主在向社会传播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因此,要求文字书写要规范、简洁、清楚。这就是汉字变体,有商周的金文大篆,到嬴秦的小篆,到两汉的隶书,到魏晋的正楷而定型制,此后就不变了。对正书的高度重视,是从唐代开始,其成因是科举制度的推行。科举制的目的在于向社会公平选拔优秀文化人才,以为国家治国安邦的干部,所以要求举子、读书人,必须写好正书。又由于唐太宗喜好书法艺术,所以极力提倡,并将书法也列入科考之目,于是正书便成了读书人、举子的重要功课。从而造成了有唐一代,正楷书法的卓越成就,而成为历史之冠。如虞、褚、欧阳、李、顔、柳,六大家之正书,也成了后代学习的典范。他们的正书,可谓是文字实用功能与书法艺术性有机结合的代表,既表现了文字书写公正、端庄、清晰的要求,又显示出很高的书法艺术性,是工具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并富有鲜明个性的正楷书法艺术。

(二)是文人书法艺术的兴起,是在魏晋时代,在汉代及之前,作为文化人的大夫、士属于贵族阶层,是不参与文字的书写工作的;从事书写工作的是吏、百工中之专业者。至汉末,大批士或少数大夫破落了,为求生机而参与到工匠行列中,一些善书者便去从事文字的书写工作,或成书吏。他们的加入,推动了文字的体变,由草隶、章草到正楷、行书、今草,士人中因此逐步涌现出一些善书的书法家,如曹魏时代的钟繇,成了时代的大书法家。到东晋时代,终于形成了空前的书法艺术热潮,书法成了时代士人追慕的高尚艺术。这一文化潮流的涌起,并非是书法本身作俑,而是时代文化思潮的促发。以王弼玄学和佛学为主导而酿成的东晋一代之“魏晋风度”与“清谈”风潮,是一场民族文化史上空前绝后的关于哲学和人学的大讨论。王弼玄学的“以无为本”、“崇本息末”、“崇本举末”、“崇本统末”之“本末不二”认识论和方法论思辨哲学和圣人有情论;佛学的“空、假、中”之“中道不二”法门哲理和“佛性人人皆有”论,互相共鸣,推动了士人们对思辨哲学和关于人性、生命、人生价值意义的大讨论,形成了追求人性解放、人格独立、智慧卓越的莫圣求道的理想的社会文化思潮。书法艺术就是伴随着这一文化思潮空前勃兴起来,成了士人争相学习书法的热潮的。如掌握东晋一朝大权的豪门氏族王、谢、司马、稀等无不是书家辈出,王羲之成为“书圣”,便是时代文化潮流的产物。

苏东天书黄庭坚《清平乐晚春》局部

书法艺术之所以能成为时代文化潮流的代表艺术,究其原因有二:首先是书法艺术之造型基础是汉字,作为线结构造型的汉字,是一种纯抽象的形式,是一种无形之形的“无”;形成书法艺术,就成为一种无象之象、象外之象之“无”。这就吻合了玄学的“以无为本”和佛学的“一切皆空”的哲理。其次是士人们最喜好书写行书,是因为行书化方为圆,方圆结合,书写自由而能随意变化,能更好地表现书家的个性、人格、志趣和风度。这便是东晋时代书风“尚韵”即追求“气韵生动”的原因。王羲之的《兰亭序》行书艺术,就是时代文化风潮精神的集中体现,故被时代士人推荐为“圣书”(即“得道之书”),从而宣告了书法艺术登上民族文化艺术史的最高殿堂,而光照千古!

大唐书法艺术的勃兴,就是继承与弘扬了东晋一代的书风,由于唐太宗的倡导,以二王书法为典范,号召读书人努力学习,写好字才能进身仕途,从而酿成了社会良好的重视书法艺术的风气;书法家更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和崇仰。在这一良好的社会文化风气下,书法便成了一门重要的文化课程。于是,便对二王书法之笔画、结体、章法,进行分解,形成规则与基本技法,以便利青少年学习;否则,以“变”为宗的二王书法,有如龙象,变化无穷,是难以入门学好的。如此,就逐步形成了唐代以王书为宗的书风和“尚法”之特色。这一“尚法”的时代书风,终于造就了有唐一代书法艺术之卓越成就和时代特色,也为书法史树立了最为完美的书法艺术范式。从此而后各代,总是以唐代为法式,尤以颜柳书法为法则之代表。虽然各代书风流变亦各有特色,而宗唐法,则千古不变。这一传统特点,形成了传统书法强大的主体风格。这种传统性强于创新兴的艺术特色,各代之沿袭,致使书法艺术,自唐之后,逐步衰落的发展态势;清代兴起碑学,以图变革传统书风,虽冲击了台阁体之流弊,而传统的基本书风并无改观。

要追求书法艺术史这种发展态势的成因,愚以为,有这样几点:一是自唐代开始,丢弃了晋代“尚韵”特色的历史内涵,即东晋时代文运的特质、内容和精神。虽然历代学书人,无不临习二王书法,苦习《兰亭序》至几可乱真,也只是在形式上讨生活,而不明白其书法艺术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精神特质。所以,王羲之《兰亭序》千余年的传布史,只是一幅书法之形式躯壳在传承着,至今尤然。而对唐之后的书法名家,后人反而重视各个书家的时代性、个性的历史文化成因。二是唐代书法艺术“尚法”,使书法之“法”--主在结体、笔画技法的完善,以唐为法的后代,千年来几无变化,造成书法之形式风格大同小异,变化不大。唐人遵法,却讲功力、涵养、人品,因此,大书家众多,成就卓越。而后各代,即使是代表性的大书家,与唐代大书家相比,总是逊色多了。

兰亭序局部

我们今天面对民族的书法发展史,谈传统与创新,却面对的现实是传统文化已衰落的时代。回首一百多年来对传统文化的摧残和破坏,如今要收拾旧山河,重新复兴传统的优秀文化,的确任重而道远。而书法艺术,则奇迹般地在“改革开放”潮流汹涌的三十多年中,居然迎着洋风,奋然勃兴起来;书协的因势诞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书法热的涌起。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少了美术界、国画界的乱象,而显得稳正、单纯得多,讲究传统性,形成了认真学习、传承的良好风气。搞所谓的“现代书法”,只是小数人的一种尝试,无损大局。书法创新本就难,传承是第一位的。这也是书法在这三十年中能一枝独秀的重要原因。由于时代传统文化的浅薄,受西方形式主义风气的影响,致使书法普遍着眼在形式上下功夫,以技为胜,有如工匠。如今倡导弘扬传统文化,书法艺术的复兴当会迎来真的春天。

从一定意义上讲,书法艺术要比绘画难搞。我一生致力于书画艺术,从史、论到创作实践,不断探索,深感书法艺术之严谨性、规范性、简洁性,难以讨巧;而其意韵的深邃性、抽象性又难以捉摸与把握;不像绘画,总可讨巧,补救,可借形求意;而书法之程式化,严格地束缚住了书家的灵活性、创新性。所以,相对而言,书法艺术成效难,成功亦难;绘画就容易得多。这就是如许多优秀画家,其书法艺术多平平。

由于“唐法”的完善性,主导了一千多年书法艺术的发展,要破“唐法”,以求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千多年来,不少天才大书家,也几乎都已尝试过了。传统书法艺术以行书成就最高,正楷次之。草书难度大,社会流行难,历来喜好者少,有成就者亦稀。而隶书、篆书(大、小),因实用性少,亦不为后世所重,清代碑学兴起,隶、篆书法才为一些人喜好,为书法艺术界看重,出了几位专攻者书法家。今天则喜欢大草书者不少,这的确是条以求突破的路子,但却十分艰难,没有正书、行书的深厚功底,光练草书,虽然可以自由创意,令人眼花缭乱,但要在艺术上成功,实在不易。

今天,有相当功力的书家不少,但大都被形式主义误导,为技巧和形式束缚,手成了机械手,在书法形式定型之后,刻板僵化,一如工匠。要想在传统与创新上有所突破和成功,还得要在传统上寻求突破。愚以为,“唐法”成就了传统书法艺术,同时也束缚了书法之创新。书法艺术,的确是形式即内容。但却忽略了书法之灵魂并非“形式即内容”。因为文人书法艺术勃兴之风潮是在东晋时代,王羲之被时代尊崇为书圣,《兰亭序》被尊崇为“圣书”,并非纯是形式,而是其内在的精神、境界与意韵。书法艺术在这一时代能勃兴起来,是与时代的文化潮流密切相关的。汉代“崇道”,“天不变,道亦不变”,是由思想理论家董仲舒创立,为汉武帝赏识,宣扬籍以巩固政权,谋求天下太平。但随着东汉的灭亡,董仲舒的“儒术”思想亦垮台,传统的“天道”、“道”思想理论,亦丧失生命力,为社会所丢弃。随后,在思想理论界,便以“法”代之,如“佛法”、“书法”,使“道”与“法”合一,成了新时代的哲学原理术语,内涵也更为丰富了。因此称“佛道”、“书道”亦不矛盾。东晋时代兴盛的文化思潮谓“魏晋风度”与“清谈”。清谈的主要内容:一是玄学的“以无为本”、“崇本息末”、“举末”、“统末”之“本末不二”论,和佛学的“一切皆空”和“空、假、中”之“空假不二”中道法门,主导了时代新思辨哲学原理的大讨论;二是由王弼玄学的“圣人有情论”(即圣人同于人者情也,异于人者神明即智慧也)“人皆可为尧舜”论和佛教的“人皆有佛性”论与菩萨行指导下展开的关于人性、才性、智慧、生命意义、风度、气韵等等的大讨论。从而,推动了理性哲学的勃兴和人性的自觉、智慧的高扬、生命价值意义的提高。书法艺术与古琴、围棋便成了“清谈”、“风度”的重要文化内容。这是因为它们的特点:“以无为本”、“一切皆空”的抽象虚无性,却能表现人的个性、才性智慧、风度、气韵等内在的精神气质,因此为士人们所喜爱,从而空前的兴盛起来。书法以汉字为基础,有相对稳定不变的线结构造型,书法艺术就成了线结构抽象造型艺术。它相对不变的形式存在着可变的无穷性,如笔画、结体、章法,尤其是行书、草书,变化的自由性空间更大。“有限中之无限变化”,正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从《易经》之“太极八卦”思维形式,便框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书法艺术之既有形又无形的特点,给士人有了表现自我的创造性空间,更能体现玄学的“本末不二”与佛学的“空假不二”之“中道”观,和人格、智慧、风度;并可展示体道、悟达以至达道的精神境界。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正是其达到了这种理想的艺术境界,才被时代士人热捧。成圣达道理想居然成为现实,王羲之因此成了“书圣”。“书如其人”也成了书法艺术的重要原理。《兰亭序》中的气韵、象外之象,当时的士人能参悟;而自唐之后,似乎就成了“虚玄无稽之论”。原因是东晋时代的文化思潮被唐人定性为“亡国之音”,便予以禁绝。《兰亭序》从此只成了一幅僵化的形式躯壳,“书圣”只是书法形式之“书圣”。后人只求形似,而内涵已无人问津了。

祭侄稿局部

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艺术,只讲书法的基本形式规则,各人书写,以尚意为旨趣,用笔、结体、章法自由度大,变化随情意而发。如《兰亭序》中二十二个“之”字,结体、笔画,无一字雷同,这决非是着意而为,而是随意无为而为。而用笔、笔画变化亦大,皆随意随情自由变化。这种艺术特色,从唐人遵法之后,就消失了。“道法自然”是东晋士人遵循的重要理念,也是《兰亭序》书艺成功的主导原理;自唐人之后,也丢弃了。从此,书法被形式法则所束缚,只有人为的形式,一代代传承至今。“忘我忘书”是王羲之倡导的,《兰亭序》也表现出来了,但后人已无法理解,而成了虚语。其实,它不仅为《兰亭序》实践所证明,也被颜真卿的《祭侄稿》、苏轼的《寒食诗》帖所证明。当心灵获得解脱,进入忘情至性之时,才能达到悟道的理想境界。

东晋时代流行行书,是因其介于正与草之间,合乎“中道”之性;形式多变灵活,书写自由,方圆并用,笔画灵活随意,利于情感的抒发,容易在艺术上获得成功。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行书上偶获成功,亦都是行书,也已证明。

由上所论,关于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第一须回首追溯到东晋时代,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艺术之风格和精神。弘扬与继承晋人强调人格化、哲学化、诗化的书法艺术特点与精神,是以体道、悟道、达道为目标。这是书法艺术之灵魂和理想,(道:指社会人道,古代为圣人之道,如尧舜、周公、孔孟,公而忘私,人者爱人,为平天下而贡献一切。)正由于书法艺术有了这一高尚的目的和精神,才能成为民族文化艺术史上的高等艺术,而居于高雅的地位。历来凡有成就的大书家,其高才大德,也无不受到社会和历史的崇敬;而他们的墨迹、碑刻,总受后人的宝重,至今尤然。

苏东天笔墨

第二,对深受“唐法”影响的千年书法艺术之优劣利弊,需作客观的分析。唐人讲“法”,不仅使汉字更加规范成熟,也使书法艺术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时代书法艺术的社会普及性,艺术成就的辉煌性,可谓空前绝后,从而成了以后各代学习的典范。王羲之也因唐太宗的倡扬,不仅影响有唐一代书风的导向,也为书法史竖起了一面圣旗,始终引导着民族书法艺术史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读书人必学“王书”,从此成为定例。但王书如龙,善变为法,难得要领,初学者必以唐人书法作为入门;等有了相当基础与功力,再学起来就不一样了。但总不如唐书易学,收效也快。而学王书,虽学者众,而收效不大。如北宋大书家米芾,一生浸淫于王书,也只能在形式上乱真;不过,对他书法艺术之创新,获益良多;在北宋四大家中,他的笔画、笔法最为活动善变,书法艺术的灵性也可谓少见。至明末学米书者众,但成功者少,也说明米书不易学。学王书不易,学米书亦难;原因在于欠缺了“圣性”与“灵性”。学唐六家,尤其是颜柳,书法程式化明显,易入门,收效亦快,因此形成了传统风气。科举制的兴行,但求书写工正、工稳,无意于艺术性。以唐书为范式形成的书法传统,以历千余年。传承成了主流,稍有创新者,历来不多,有成就者向来寥寥。

今天,纵览书法艺术界,因普遍注重传承性,因此,书法艺术水平整体较高,时间不长,且成效甚大;创新本来就难,成效不显著,亦无妨。在当今文艺界,乱象丛生之时,书法艺术界就显得纯正多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形式主义与形式的不同,书法的确是以纯形式为造型特点的艺术,但不是形式主义性质的艺术。书法的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内容,但又不全是;其形式中还包含着哲学、诗词、绘画、金石等内涵,更重要的还蕴涵着人格、个性、品德、涵养等,是“书如其人”。所以,书法艺术是属于人格化、哲学化、诗化、绘画化、金石化等等之特殊艺术。其形式所赋予的内涵,是十分丰富而深邃的。所以,它才能成为民族文化的高雅艺术;而且它的抽象表意性特质,集中地艺术地表现了民族文化的主要特点,因此,在一定意义讲,它也可谓是民族文化的最高代表。

明白了书法艺术的特质,搞书法艺术的人,就须摆脱纯技术、纯形式之错误观念的束缚,转向人格、学养、技巧功力的综合素质修炼,注重书法艺术意韵和精神的研究和提高,使书法艺术能够传承文人书法艺术之优良传统,以求逐步改变时下工匠书法泛滥的书法界现状。

苏东天笔墨

由上所论,我们谈传承与创新,应以博览广学为原则与导向;方法上,应以帖学为主干,以王羲之及历代有代表性的大书家为重点学习与研究之对象,然后兼习金文大篆、汉隶和魏碑。取精用宏,反复在研习性的实践中体味,以求提高自己的修养。如此学习,与一般先习一家,等有了一定基础和功力,再兼习几家的路子就大相径庭了。后者收效快,也是习惯传习的方法;而前者,依我的实践经验,在一定时间内,会有五色无主的乱象产生,不知如何写字,笔下会出现不同风格的用笔、结体。如正草隶篆不同的笔法,各个名家的结体,会心不由己地在书写中出现。至此,就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个性,艺术趣味,专长与学养、天分与才气,适宜于壮美还是优美,欢喜那些名家的书法,及气擘笔力的强弱等,来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自此之后,就须坚定不移,努力奋斗,不成功决不停笔。我之所以走这样的学术之路,不是为书法之传承与创新,而是为了搞文人画,以求笔墨功力与用笔变化,以书入画来提高绘画的艺术性。所以并不求书法上的成效,写得乱象百出,也不在意。然而,这一自作聪明的学书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现出成效来了。壮美、优美、内擫、外拓的结体书风能互相协调地相结合,正草隶篆笔法、用笔,能自由随意地互为结合和发挥。这一苗头的显现,引起了我认真的思考;如何能在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上有所突破,搞出点名堂来。我深感传统书风之章法、结体,非常完美,因此主体风格应很好地继承与发扬,以求稳正与加强传统性特点;而可求突破与创新的地方,便在用笔与画笔上了。自“唐法”盛行于书坛,一代代相沿袭,技法、造型已经基本上泥古僵化,至今尤然。如执笔法,永字八法,正草隶篆之笔法、笔画,各代大书家大同小异的风格,几乎是在程式化的规则与模式中打转。我自觉自己胡乱写出来的书法,已显露出新颖的好苗头,当认真整合与规范化,应该能写出传统性、创新性较强的新颖的书法艺术风格。我主攻的是行书,于是,我便以王羲之的《兰亭序》为主体,结体上吸纳欧阳询、颜真卿两家内敛外拓的不同方法,而重点则在用笔与笔画上,努力求美。在一幅字中,学习王羲之,结体上利用内擫与外拓之法,使字体结构之疏密虚实产生较大变化,既要严整、又要疏朗、奔放;不仅使同字结体有别,而且不同字结体大小收放亦依上下左右行列变化而灵活变化。而笔画,正草隶篆之笔画可灵活运用,但须视字形笔画多少,笔画重复变化之特点,结体疏密虚实变化之状况,收放的幅度等;而正草隶篆之用笔,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中侧旋绞、顺逆方圆、迟速飞注,皆依笔画特点、字形大小、结体变化、行列左右之关系,及整幅字的情调气势等,随意自由而自然地变化。并须做到一字中重画之用笔不同,一行中一幅字中亦要有别;如《兰亭序》,变化无穷而自然。书写要做到如此程度,是难以想象的,须要很长时间的训练。关键在培养书写前能心意专注,平静清澈如秋月,默想所书写诗意境界,俟心意勃勃,忘我忘书之时,就提笔书写,一气呵成。不管成败得失,随情意驱使,书罢再细细品味。这种忘形得意的功夫训练需要在净室中孤身磨练,十次数十次数百次的练,若有一次较成功,就算进境了,应予以认真总结,如何才能进入这种忘我的艺术创作境地呢?我因为主要是搞学术研究与文人画创作,习惯孤独清心,在净室中一人搞研究、作书、作画,五六十年来已成习惯。淡泊名利,心如止水,静如秋月。在静听古琴,默念古人诗词,心情就会激动,或书或画,都能顿时忘情,或动或静的心态,皆会在或书或画中流露出来,形成不同的艺术情调和境界。原因在于,一旦进入艺术创作时已忘我,完全随情意驱使;由于是长期搞国画艺术创作的关系,所以执笔就较灵活,用笔亦讲究变化,各种笔法就会随意而发,随情调而动,不知所止。因此,在创作时会忘我忘情,不知所之。如此,情意就能统御一切,艺术家的修养--包括人格、学识、技巧功力,都会随情意倾注到艺术创作中,传统的各类、各家的书风,亦会自然而然地在书写中表现出来,但已化成了书家笔下的书法艺术中了,只是似是而非而已。

以上所谈的经验,并非是尝试性的想当前,而是我一生的研究与实践,甜酸苦辣皆清楚。我是一生沉浸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生活的学者,而且对西方文化史亦有相当的研究;博与专之学识,均有相当深厚的修养;而且于文人书画,已有五六十年的艰苦实践。我是潘天寿的衷心继承者,在当今时代,能在继承“四大家”的基础上,有承、有扬、有创的学者、书画家,已属罕见;我今以至髦耋之年,自觉已为继承与弘扬民族的文化艺术,熬尽了精力,虽然默默无闻,但问心无愧。我坚信,我的学术与艺术成果、经验,迟早会对后人产生有益的影响。民族的传统书画,成就实在太高,后人的继承与创新,只能循着固有渐变性体系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继承已属不易,创新自然更难。西方文化的发展特点是断裂式、跳跃式的,这是由于它是属于由古代的神本文化转到近现代的物本文化为特点;而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三王五帝开始至今,历时近万年,始终是属于人本文化,只要中华民族在繁衍、生存、发展,已形成的传统文化之性质与特点就决不会变,以“六经”为主干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就不会异变,总是在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特性不变的前提下,赋有极大的包容性、吸纳性和宽容性。所以,我们既然想搞作为民族文化史有代表性的书法艺术,就得明了民族文化的传统特质。仅将书法作为一种纯形式游艺,只是玩弄技巧与形式,而谈继承与创新,自然莫名其妙了。我的书法艺术,不能说就算成功了,但毕竟取得了成果,至少是一条可以尝试的“继承与创新”之路。(2016年11月于杭州青山湖意得楼)

苏东天笔墨

苏东天笔墨

苏东天书《秦观望海朝词》局部(参照)


责任编辑:石春丽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