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入画,还在陶瓷青花装饰中显现出独特的笔墨情趣,无论是工笔花鸟还是写意花鸟,都承载了深厚的文化精神,为大众所喜爱。
一、花鸟运用于青花装饰的历史背景
中国青花绘画艺术源远流长,从唐代开始出现青花瓷,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发展史。1975年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青花瓷。青花属于釉下彩,在我国烧造的釉下彩瓷主要有三大类,即:以氧化钴为主要着色剂的青花瓷;以氧化铁为主要着色剂的褐彩和黑彩瓷;以氧化铜和氧化亚铜为主要着色剂的绿彩和称釉里红的红色釉下彩瓷。
湖南长沙窑在继承岳州窑彩釉技术基础上又自成系统,创造性地发展了我国瓷器装饰艺术内容。它的突出成就主要有两点:一是在装饰手法上改变了以往单一釉下褐彩绘画和褐斑点彩等手法,创造了釉下多彩绘画新工艺。二是突破了前期青瓷装饰题材主要以传统宗教、神话、几何纹等为主题的束缚,装饰内容趋于世俗化,转向从自然界取材,大量出现花鸟、鱼虫以及反映民俗风情的图案和诗歌文字装饰。打破了以往单调的程式化构图模式,画面显得更加自然、生动、活泼而富于变化。长沙窑的青花手法多以写意笔法见长,纹饰但求神态,不拘小节。用笔娴熟,挥洒自如,色彩变化多端,构图简洁抽象,题材丰富多彩,画面清新朴实,线条自然流畅,极具中国绘画的笔墨韵味。这种绘画风格和装饰手法直接被元明以后青花瓷器绘画艺术所继承。
长沙窑青花瓷主题装饰纹样中除了大量出现花草、飞禽走兽之类外、其诗文题句、宗教以及异域色彩的图案也很常见。边饰多使用草叶、云气、水波纹等。其中以花鸟画为大宗,这些种类繁多,激情奔放,率真质朴,富有个性,且带有大写意笔调的花草鱼虫、珍禽异兽、云气水波等装饰纹样及画风多被历代的青花瓷画所模仿或直接承袭。民窑青花瓷画上广泛流行的带有象征、寓意、谐音的吉祥纹饰以及文字诗词装饰手法起到重要借鉴作用,还为元、明、清时期瓷器成功发展釉下多彩装饰艺术开辟了道路。
二、民间青花花鸟题材的特点
景德镇的民窑青花是我国传统陶瓷艺术上的一朵奇葩,其民间的图式、题材和行云流水的笔法,给人留下无限暇想的空间。民窑青花花鸟画的艺术特征是多样的,如同它的生成原因一样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它从借鉴--转变--自律完成了它的转换过程,始终保持了它的民间性。民窑青花花鸟画在历史各种条件下,促成了它借鉴文人画接受文人画的题材、构图、技法等形式,为自己的发展与兴盛开辟了道路,形成了自身不同于其它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借鉴文人形式后,其中一部分继续保留文人绘画的特点,但另一部分则受民俗观念与民间情感的影响,马上展现出了它的独特民间性格,最终形成了一套稳定的且顽强的审美标尺。在这些瓷器绘画中,各大博物馆所藏的民间瓷器,均都是取材于民间那些喜闻乐见的花、鸟、鱼、虫和走兽动物。其写实者,张着大嘴的鳜鱼、凫鸭、锦鸡和梅花鹿等,以其逼真的形象,考究的姿势、体态,甚至每一根羽毛,每一片鱼鳞,都无不精雕细刻,展现其丰富的画面。缠枝花纹的牡丹、芭蕉、菊花;云纹、水纹、以其流畅的线条和钴料独有的纯青,将整个器皿充填得饱满而丰富,使器皿上的画面给人以大美的感受。其写意者,三两笔简约到最简约。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潇潇洒洒,淋漓尽致,飘飘逸逸地使其所绘对象的动感和空灵感跃然瓷上。在这种大开大合的空灵构图中,开窗的空间里,用极其精致的笔法,描绘着各种提炼过的飞禽走兽纹样和足以让欣赏者任意想象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