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基米尔·马勒维奇,《尼古拉·蒲宁肖像》,1933年。
在谢尔盖·叶赛宁的诗歌中,你可以发现诗人在努力接受当时的新秩序(“我想成为一名诗人/一位公民/在强大的苏维埃国度”):
我不是你驯养的金丝雀!
我是一名诗人!
不是你随意操纵的小玩具。
我偶尔可能买醉,
但在我眼眸深处,
始终闪烁着真理的光亮。
叶赛宁越公开表达自己的疑虑,他的诗歌便越受到当局的冷遇。1925年,他蘸着自己的鲜血写下最后一首诗,然后于列宁格勒一家旅馆上吊自尽。
更令人震惊的是马雅可夫斯基的死。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充满活力,通常热情号召人们起来反抗旧世界迎接新世界,但革命领袖却是文化保守派。列宁对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嗤之以鼻,说它们 “荒谬、愚蠢,还矫揉造作” 。
20世纪20年代,马雅可夫斯基对革命心灰意冷,写下戏剧讽刺社会的庸俗与功利。1930年4月,他于莫斯科的公寓自杀,遗言是一首诗,悲叹自己一生爱无所得:
已经过了一点。你一定已就寝。
银河在夜里流泻着银光。
我并不急,没有理由
用电报的闪电打搅你,
而且,如他们所说,事情已了结。
爱之船已撞上生命的礁石沉没。
你我互不相欠,何必开列
彼此的苦难,创痛,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