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尼施·卡普尔,《下沉》,2014. 布鲁克林桥公园,纽约,2017. 图像:James Ewing, Public Art Fund, NY © Anish Kapoor, 2017
安尼施·卡普尔,《肮脏的角落》,2015年九月六日被二次破坏后所摄,法国凡尔赛宫,图像: Francois Guillot—AFP/Getty Images© Anish Kapoor
除了这些作品,卡普尔在世界各地著名的公众艺术作品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最受人瞩目的当属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的《马厦斯》(Marsyas,2002)、美国芝加哥的《云门》(Cloud Gate,2004)、以色列美术馆门前的《颠倒世界》(Turning the World Upside Down,2010)、法国巴黎大皇宫的《利维坦》(Leviathan,2011)。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卡普尔对于艺术品周围环境、空间、感知的思考。以巴黎大皇宫内的巨型《利维坦》为例,卡普尔取题于《圣经》中吞噬了约拿的巨鲸海怪典故,创造出了一个高三十五米的巨大气球,完完全全覆盖了占地13,500平方米的皇宫。这个装置在外部看是实心的紫色,进入内部看却是类似海怪血红腔腹的透明材质,邀请观众感受被未知空间吞噬的恐惧。而在以色列美术馆门前的《颠倒世界》以及芝加哥的《云门》中,艺术家利用反光的不锈钢材料,制造出了反射空间的假象。艺术家总是解释这些镜面作品为“非具象物体”(”non objective objects”),因为它们“液化“了现实世界中的空间以及观众。镜面反射出来的空间常常是扭曲的、违反我们正常认知的影像,却又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新视觉空间。卡普尔从而质疑“空间”及“非空间”、“虚”与“实”的关系,再一次深刻地发出人类对世界感知的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