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如何看待“写意”在当代画坛的现状与未来

如何看待“写意”在当代画坛的现状与未来

2017-05-26 15:03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金叶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中国传统笔墨中的写意精神似乎在当代面临困境:学院主流的展览,与写意渐行渐远;而从少年宫到老年大学,写意的人群却非常巨大,但又流于粗糙泛滥之嫌而被专业人士所诟病。在很多人眼里,写意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已经成为老气、迂腐、因循守旧的象征。

在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写意花鸟画是否已经不合时宜?最近,在广东美术馆进行的一场名为“齐物见心”的中国写意花鸟九人展,或许能给这个让人沮丧的命题注入一些乐观的因子。该展览汇聚了当代中国写意花鸟南北画坛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70一代主流画家群体,他们集体展示了写意花鸟画在当代继续焕发活力的种种可能性。一场关于如何看待“写意”在当代画坛的现状与未来的讨论,也在参展艺术家和评论家中热烈展开。

学院展览渐行渐远 民间写意粗糙泛滥

在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于洋看来,现在的社会公众,对于写意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有一种先入为主的“不怀好意”,觉得这个画种特别“老气”。“而事实上,写意或者写意花鸟,又是最能够传达或贮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部分。”

写意精神在当代的失落,是毋庸置疑的命题。广州美术学院学报常务主编李若晴觉得,这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困扰:全国美展和市场。“大家都知道,现在全国美展青睐‘工匠精神’。但过分地提倡工匠精神,是不是对写意花鸟有点不太公平?而市场上,大部分画廊现在也最喜欢收藏花工夫的工笔作品。”

为什么这个时代突然就对写意画“不感冒”了?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报》执行主编王平说,在这个‘展厅文化’盛行的时代,很多的主题展览都强调叙事性,传统写意画这种追求趣味、格调、把玩的画种,就会比较吃亏。“不过,很多画家综合能力的欠缺也是制约写意画发展的因素。写意画看着简单,实际上对画家的综合能力要求是很高的,比如书法,你总得会吧;还有诗歌,不能说你必须得会写诗,但起码得有诗思啊。”

这条路,看上去容易,实则艰辛,还不容易出成果,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在学院教育当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工笔,而放弃学习难度大、见效慢的写意画了。但有趣的是,民间学习写意画的热度却很高。民众似乎普遍认为,写意画的门槛是最低的。“我女儿去绘画班,学国画一上手就是画一个写意的大熊猫,倒也像模像样。”李若晴笑言。

更毋庸提老年大学中汹涌的“写意”大军。虽然在很多艺术家看来,老年大学版的“粗疏率意、制作简单”的所谓“写意画”,与其说是对写意画的复兴,不如说是对写意画的严重“伤害”,因为它完全误读了写意画和写意精神。在于洋看来,这种来自公众的误解,是对写意画更加严重的“解构”。对写意精神的“科普”、推动,可谓长路漫漫,只能一步步来。

艺术家李云雷说,写意精神的缺失,归根到底是因为传统语境的缺失。“人们越来越看不懂笔墨及笔墨背后所传达的文脉,以为随意涂抹就是写意。”

但这又怎能怪公众“无知”?有时候,甚至学者对写意的误解也并不见得小。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潘天涛纪念馆馆长陈永怡表示,“写意”本来就是一个很难探讨的话题。“事实上,至少从清代,大家对写意的理解已经开始出现偏差了。郑板桥说‘写意’二字,误多少事,欺人瞒自己’。高居翰也说‘写意是中国晚期绘画衰落的原因之一’。当然,也有学者驳斥,说高居翰其实是把一种粗疏率意的笔法、制作简单的绘画当做写意画,他并没有把握住写意画真正的精髓。而这种所谓‘粗疏率意,制作简单的绘画’,不就是老年大学风格的写意画吗?我们特别需要一些展览和研究,去驳斥这样的误解,得让人家知道写意画究竟是怎么回事。”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