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胡嘉梁《吞月图》
笔是绘画语言的最小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从最小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去思考表现力的质量,是构成在国画精神含量最丰富、最本质的原因之一。好的用笔可以给人一种你有多大学问它有多大含量的感觉,这是浑穆自然的模糊意味形成的文化张力。用笔书法意味是一种文化意味,文化涵量的追求,笔的文化意味的暗示可以将读者推进历史联想的空间;什么秦汉雄魂、魏晋风骨的文化联想,……是以书入画经久不衰的本质原因。强调书法用笔的追求,借助书法的文化联想,去扩张绘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画独有的特色,各种对笔墨的诋毁,本质的说都是出于对书意的无知。 在整个绘画艺术的发展进程中,特别是进入现代以来,一般的说, 西方比较注重形状的变化;中国比较注重笔墨的衍化,特别是笔的衍化。形状构成的视觉差异更明确突出, 一般人比较容易感知,即所谓重视冲击力的表现;而笔墨特别是笔,是构成形状更小的组合单位,它的衍化不如形状衍化明确、突出,对它的感知需要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笔墨素养,对一般人的视觉冲击力弱,但确因其是更小的的单位,因而更本质、更内在、更具有文化性。当然西方绘画也有不只限于涂抹形状的,典型的如梵高,不过他那流动的,旋转的、滚动的、让人心灵颤动的、火焰般的笔触,从另一个角度恰好正说明了笔这构成形状更小的单位的生命价值、文化价值更内在、更本质的作用。这是否同科学中基本粒子的关系一样,越内在越本质的现象有相近之处?当然, 我还是主张各尽天责,少一点横向攻击, 通俗笔墨等于零的形状表现,包括具像和抽象的形状表现的绘画和笔墨不等于零的线条充满文化内涵的绘画,各有各的观众和读者,谁也不必劝谁罢手。其实一时说不清的事,最有说服力的是未来。
在中国画的现代思考中,不少人提出了抽象发展的取向。在从写实绘画向抽象绘画衍化的进程中,抽象表现的过程和追求从实验性角度可以说每一个足迹,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西方在实现和完成之后,孤立的抽象追求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从具象向抽象的发展进程,主要是为了加大作品的人文含量和精神含量,我曾经说过从具象到抽象的链条上,停留在任何一个断面,都可以做出辉煌的成绩一一因为在每一个断面上的精神表现和艺术表现的空间都是无限的,齐白石的所谓“似与不似之间”,黄宾虹的“绝似” 与“ 绝不似”的选择,就是在具与抽象之间选择的适合于自己发挥的一个断面。现在还有人把是否进入抽象作为一种衡量高低优劣的价值标准显然己经不合时宜。明确地说,保留在这根链条上的价值现在只存在好不好,而不存在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