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旧熔炉如何铸出城市“新艺术”(组图)

旧熔炉如何铸出城市“新艺术”(组图)

2017-06-12 08:54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黄海波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斯洛斯全景

斯洛斯炼铁厂在为伯明翰带来财富和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从1960年代起,美国联邦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环保措施,鼓励关闭设备老化、技术陈旧的工厂。1971年,斯洛斯喧嚣了90年的机器沉寂了,炼铁厂当时的拥有者吉姆·沃特,把整座工厂捐给了伯明翰市政府。市政府通过向市民发行债,得到350万美元,用于逐步修复厂区内的老建筑。

1983年,斯洛斯高炉群以露天工业遗址博物馆的新身份向公众开放。

露天工业遗址博物馆是指建立在旧工业遗址、以露天形式保存并展示工业遗产的工业景观区。它对工业遗址采取整体性保护,保存工业遗物的同时,逐步修复自然生态环境,使整个工业遗产地成为历史与现实并存,人文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公共空间。虽然斯洛斯大部分厂址被改造过,但它仍然是伯明翰地区历史最悠久的高炉群。根据美国国家历史工程名录记载,斯洛斯高炉群真实地纪录了1927-1931年间钢铁领域的技术革命。很多早期的建筑也保存完好,包括一座鼓风车间和两台鼓风机,两座高炉,一间储料仓,两间黑人宿舍,以及锅炉、完整的运料管道系统、奥的斯电梯、起重机等相关设施。漫步其间,观众可以感受到美国南部伟大的工业时代。

斯洛斯所保存的,是南北战争结束后南部各州努力走向工业化的光辉历程,是阿拉巴马州90年炼铁工艺的日新月异,是黑人在工业领域就业的突破。与匹兹堡、克里夫兰的钢铁企业雇佣大量来自东欧的新移民不同,斯洛斯接纳了解放不久的黑人劳动力。原本只会种棉花的黑人,在斯洛斯学会简单的上料、烧锅炉,一部分人逐渐转变为技术工人。据美国移民局的资料,1907年伯明翰的就业人口中,40%是黑人。

作为美国唯一一处以高炉群为主角的工业遗址,斯洛斯记载着希望和奋斗,定格了数万工人的奋斗与梦想。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