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德”来了,很多国人似乎才从欧巴剧和网红面膜中惊呼而起,开始审视半岛上的这个千年邻邦。在东亚的整体视角下,朝鲜半岛更像是连接内陆与岛屿间的枢纽,它一方面积极承载并传播源于内陆的中华文化,一方面又保存并演化出独具特色的民族色彩。半岛与内陆间积极的文化交流自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晚期便已经开始,箕子,则是开启这一切的关键人物。
百年来,随着世界形势的起伏波动,朝鲜半岛不但逐渐摒弃了对箕子的崇拜转而信奉檀君,甚至发展到否定箕子和箕子朝鲜的存在,把这个现实中的历史人物涂抹成虚幻不实的传说。那么箕子是否确有其人?箕子朝鲜是否确有其事?他又是如何被朝鲜半岛奉为始祖的?爰作小文,以奉谈资。
李氏朝鲜国号的由来
公元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高丽权臣李成桂废除幼主,自立为王。为表达对明朝的亲附态度,李成桂以“权知国事”的名义派特使韩尚质带了“和宁”(李成桂出生地)、“朝鲜”两个名字前往南京,请求明太祖朱元璋从其中选择一个作为国号赐予自己。这种向中国皇帝求取国号的行为,在朝鲜半岛的历史上堪称空前绝后。根据朝鲜史料的记载,明太祖朱元璋认为:“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最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于是赐其国号为朝鲜,此即李氏朝鲜之名的来源。
李成桂像
明太祖所谓的“且其来远”、“本其名”,显然不是在说王氏高丽之称,他所指的是远在商周易代之际的箕子朝鲜,并且这种说法在李成桂时代得到了朝鲜统治阶级的普遍认同。李氏朝鲜开国功臣权近称:“今天子赐号之恩,殿下复旧之德,实与武王之封箕子,箕子之治朝鲜同一揆也。”活跃于同一时期的郑道传也曾刻意的将明太祖比作周武王、将李氏朝鲜与箕子朝鲜相提并论:“天子之德,无愧于周武;殿下之德,亦岂有愧于箕子哉!”那么,曾经被朝鲜君臣津津乐道的箕子,是否真如当下部分韩国学者所宣称的一样只是一个传说、并非真是存在呢?
箕子确有其人么?
《论语·微子》开篇即道:“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说的是纣王时殷商王室三位“仁人”的典故。比干和箕子同为纣王的叔父,微子是纣王的哥哥,三人因见纣王无道都曾极力劝谏,其中比干因激怒纣王而被杀,微子退隐朝堂之外,箕子只好佯狂装疯以自保,但被纣王贬为奴隶惨遭囚禁。《韩非子·喻老》中 “象箸之忧” 的典故同样出自箕子。昔日箕子辅政时因见纣王使用象牙筷子而忧心忡忡,担心他会从一双象牙筷子开始追求奢侈无度的享乐生活,并最终为天下带来祸端。
武王灭商后特地命召公“释箕子之囚”。以对待师长的礼数对待箕子,向他询问治国之道,并充分尊重他的政治选择,没有强迫他臣服于周的意思。旧传,作为对周武王礼遇的回报,箕子为其传授了治国安民的“洪范九畴”,至今仍收录于《尚书》之中,箕子本人也被后世尊奉为儒教前驱。但身为殷商王室的箕子毕竟不忍委身为他国之臣,于是婉言谢绝了周武王的封赏,率领部分殷商遗民“走之朝鲜”。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抵达朝鲜半岛后的箕子“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乐浪朝鲜民犯禁八条”,开启了朝鲜半岛的“教化”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