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王进玉:可怕的审美依赖

王进玉:可怕的审美依赖

2017-07-18 16:09 文章来源:新浪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毋庸置疑,审美习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无论好与不好,一旦养成,成为一种审美定势、审美标尺,或者一种审美依赖,这个时候就要格外注意了,它的两面性就会表现出来,尤其是不好的那一面,甚至会严重影响到艺术本身的创新和发展。

为什么这样说呢?众所周知,传统中国画发展到今天,无论在审美习惯,还是在创作与品评的标准上,都基本还延续着千百年积淀下来的思路和模式,没有大的突破和变化。古人书法中的点画关系、结体布局、笔墨情趣等,今人依然在学习着、承传着。古人画面里出现的绿水青山、房舍篱墙、花鸟鱼虫、车马人群等,今人还在一如既往地绘制着、重复着。殊不知,古人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无一不是他们当时生活环境、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他们平常就是那样的一种状态:那样的欣赏习惯、那样的着装打扮、那样的风俗民情、那样的生活节奏、那样的抒情特点……而今人,如果还像古人那样,画着与之相同的题材、内容,发着与之相同的情绪、情感,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也是伪传统的体现。

如今已进入信息时代、科技时代,我们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包括交往的手段、生活的习性、审美的取向、价值观的表达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根本性变化,与古人,与传统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场景和状态。那么如果还完全按照几千年来所形成的那种审美定势、评价标准、创作习惯来进行,而无所实质性的新的变化和发展,显然与时代要求和当下审美不相符合。

也许有人会说,现代化的景象,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等不适合入画,也很难产生像古画那样的诗意和境界,所以宁愿选择“借古抒情”。这种观点的产生,其实就是审美习惯,严重点说,就是审美依赖、审美惰性所导致的。扪心自问,面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在艺术审美及其创作上,究竟是我们有意在回避,不愿意进行新的探索与尝试,还是真的就不能够打破和改变那个所谓的“传统”?何况眼下所谓借古抒情的副作用,表现得也越来越明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看看众多走传统一路的作品,或陈旧苍白、虚情假意,或脱离现实、献媚雷同。而真正具有思想深度与精神高度,真正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感的精品佳作,实在少之又少。

这里不得不提到在当今书画界一直饱受争议的“流行书风”“流行印风”,以及“实验水墨”“新水墨”等,笔者的观点是:一、争议纯属正常,有争议才有辩论,才有真言,才有打破陈规的勇气与发展进步的可能。二、当下这些所谓的“流行”“实验”“新”等,恰恰反映了这个时代最真实的艺术状态和艺术成就,无疑成为了这个时代最鲜亮的艺术标签,因此也必将会被写入书法史、美术史。三、一些创作者,在理念和创作上不妨胆子可以再大些,再放开一些。笔者认为,只要认清和把握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紧贴时代,从时代背景来分析和审视艺术创作,就不会走偏,也才有可能创作出真正属于这个时代、代表这个时代的不朽力作。

诚然,传统需要继承,需要坚守,但我们同样也要清楚,继承和坚守传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它需要我们如何来更好地继承和坚守。但无论怎样,复古绝不是其目的,亦步亦趋、因循守旧也绝不是其正确的践行方式。毫无疑问地讲,继承和坚守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了推陈出新。那么我们务必要用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来整体地认识和理解传统,而不仅仅拘泥于具体的每一笔、每一墨中不能自拔。我曾在《书画的真传统是什么》一文中写道,“真正的传统其实应该是对古人笔墨语言的内在消化和对其人文精神的内在继承。仅仅反映在笔墨形式和书写绘画的技法技巧上,显然是不够的,更为核心与关键的是要继承和发扬古人身上所具有的那份自觉自信的文化品质,以及流淌在他们血液中的清晰可见的人格精神。”所以,一定要明白,继承和坚守传统,并非照猫画虎,也不是照猫画猫,而是利用其内在的最优质的文艺基因来孕育和树立更为优质、更加符合所处时代的新的艺术范本与艺术形象。

所以,笔者也一贯主张艺术家的创作要介入现实,介入社会。因为艺术家毕竟是社会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创作,都离不开现实社会这个大环境。如果我们的创作总在想象中进行,总在虚幻的时空和物象里抒发情感、寄托志趣,而忽略了其创作的现实背景与现实意义,那么这样的创作充其量只是一种自我的、臆想式的发泄和满足,一种“小我”的创作观体现,长此下去,终将会把传统书画创作带入一个自娱自乐、与时代割裂、自我封闭的死胡同。(注:本文作者王进玉,知名青年学者、艺术评论家)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