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绘画而言,当然,也包括从事其他艺术门类,立身和养气无疑都是第一位的,是首要条件和根本要求。尤其在当今,在中国,在这个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日渐混乱和无序的现实时代,在这个职业操守与艺术良知日渐丧失和泯灭的危机时代,立身和养气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可贵了。
立身,说的是品德修为。养气,说的是艺术涵养。倘若一个艺术家,人品德行出了问题,再加上其艺术涵养的空乏薄弱,可以肯定地说,其人其艺终究不会受人待见的,甚至为人所诟病。纵观历史,无论是宋代的蔡京、秦桧,还是明代的严嵩,虽“爵位尊崇”且“书法文学皆臻高品”,但却均遭到历史和人民的唾弃,其作品终究“湮没不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其人大节已亏,其余技更一钱不值矣。”这是由中国书画艺术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它不同于其他任何一门艺术。其虽是艺术,但同时又包含在了中国哲学的大范畴之内,而中国哲学的核心恰恰又是伦理道德学说,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属性,也是中华民族思想的优秀基因。
所以谈到中国的书画艺术,一定要讲人品,讲涵养,它极为注重从艺者的德行修为,也素来和人品涵养有着不可拆分的关系,是结为一体的。“书画以人重,信不诬也”,尤其在当今,试图将书画与人品德行、修为涵养拆分开,并予以孤立地、肤浅地对待和论说,毫无疑问,也是毫不客气地讲,这类人要么是没有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背景和中国文化这一特殊的思维模式与存在状态,也没有真正熟悉书画史,更没有真正领会书画艺术所特有的精神属性和人文情怀;要么就是故意混淆是非,妄自“标新立异”,并以此来遮掩和粉饰自我品行与涵养上的问题和不足。除此两点,别无其他。
下面首先说一下立身。中国画论历来强调“学画者先贵立品”“画品之优劣,关于人品之高下”“物以人重,知立品不可不先”“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近代大家黄宾虹在论画时也曾说道:“画品之高,根于人品。画以人重,艺由道崇。”“人品的高下,最能影响书画的技能。讲书画不能不讲品格。有了为人之道,才可讲书画之道。”鲁迅在其《随感录四十三》一文里也曾写道:“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由此可见,立身修德的重要性。所以,人无立身,则画无立品;立身不正,则画有邪风。对于这一点,清代的王昱在《东庄论画》中也说道:“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所言极是。
而对于养气,中国画论历来也多有阐释。所谓养气,即个人胸怀气度不断开阔提升的过程,也是个人的情感意志与社会道德要求交融统一的过程。当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成为自我的内在要求时,个人的精神就会达到一种“至大至刚”的境界,也就具备了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北宋理论家郭熙曾强调画家必须要加强主观的修养,所谓“人须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清代大画家龚贤在其作品的跋文中写道:“历经四十年,而此一片云山常悬之意表,不意从无意中得之。则知读书养气,未必非画苑家之急事也。”画家松年认为:“观古今画家,骨格气势,理路精神,皆在笔端而出,惟静穆、丰韵、润泽、名贵为难。若使四善皆备,似非读书养气不可。”石涛在题画诗跋中也曾阐述道:“盘礴睥睨,乃是翰墨家平生所养之气。”所以养气,对于从事艺术而言,特别是对于绘画而言,不可不关键,也不可不重视。
即便在国外,在发达国家的日本,比如他们将书法称之为书道,其除了强调书写的技法技巧外,更包括了修身、养性、悟道等方面的内容,也正是本文所提到的立身和养气之观点的体现。所以单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得出日本人对艺术的态度,以及对自我从艺的要求,是尊重,是虔诚,而不是没有敬畏之心的敷衍,甚至亵渎。这是很值得当今我们中国每一位从艺者认真反思和学习的地方。在韩国也是一样,学习书法被认为是一种高雅艺术,同时也是做为修炼人生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之一,他们对此有着足够的重视,对书法家在品格修养方面也有着特别的要求。其实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对文化艺术越是重视,也越是强调艺术家要内外兼修,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更何况无论是日本的书法艺术,还是韩国的书法艺术,都来自中国,其艺术的根、艺术的源头都在中国。那么毋庸置疑,我们更应该做得比他们好、比他们出色才对!但事实却不容乐观。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对于那些德不配位、德不配名的书画家、艺术家,我们应该大胆地予以揭露、曝光和批评,使其深刻地意识到无品则不足以从艺,也不足以言艺,并使其重新换回,甚至重新塑造他们自身对艺术的那份尊重和虔诚之心。对于顽固卑劣、不思悔悟者,应坚决地、不留情面地予以封杀和淘汰,因为我们这个国度历来不缺少艺术家,我们只需要有高尚品行与深厚涵养的艺术家。因此对于德艺双馨、德才兼备的艺术家们,我们应该自觉地予以尊敬和爱戴,并发挥其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和鼓舞更多的人,去真正做到德艺双修。我想这对于纯净当今文化艺术环境,匡扶正义,遏制不良之风,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不是任其肆意妄为,恶性发展。这也算是具有良知的我们对当今社会的一份文化唤醒与艺术担当。(注:本文作者王进玉,知名青年学者、美术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