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首觿
这个字念觿(xī),对于今天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觿”可能是闻所未闻,不知其为何物的。今天,将给大家讲一讲北方式的青铜器。铃首觿、环首刀以及辽宁式的青铜短剑的故事。
北方草原贵族都爱戴的铃首觿
觿,意为古代一种解结的锥子。用骨、玉等制成。也指由 象 骨 制 成 的 解 绳 结 饰 物。《国 风·卫 风·芄 兰》 中 载:“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这首出自《诗经》 的诗歌,生动地再现了先秦时代卫地汉族的民间风情,其中“童子佩觿”是当时流行的一种习俗。
2500年前的周人十分讲究礼节,穿衣系带时,为了防止衣带散开致使衣裤脱落走光失礼,往往会将衣带打成死结,所以就会随身佩戴解结工具——觿。觿既有用骨头做成的,比如象骨,也有用玉石制成的。因为古人崇尚玉,所以玉觿是觿中最常见、最贵重的一种。最开始,觿就是解绳结的工具,后来慢慢发展成具有象征意义的装饰品。
觿渐渐拥有了哪些象征意义呢?西汉文学家刘向曾写过一本《说苑》,记录了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书里便提及了觿的象征意义——“能决烦乱者佩觿”。“在汉代,人们佩觿代表自己是能够解决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君子这一寓意,可以说,当时帝王贵族都爱佩戴玉觿,即使在死后,也会佩戴其下葬。随着束系和松解更为简便的玉带钩的出现和流行,古人不再需要将衣带打成死结,这时玉觿便逐渐丧失了用武之地,完全成为象征聪慧能干的装饰品。
每个朝代觿的形制各有不同。新石器时代的玉觿呈扁平角状,平素雕琢有花纹。商周时期玉觿造型简洁,觿身雕琢简略纹饰。玉觿的形制出现巨大变化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玉觿被雕琢成龙、虎、兽、鸟等动物形象,动物的头部为上端,尾部雕琢成尖端,动物的身体弯成自然的曲线,整体造型栩栩如生、气韵生动,实用价值和装饰价值完美融合。而到了汉代,玉觿形制又开始趋向简洁,这与汉代的审美取向和时代心态不无关系。当然,尽管各代玉觿形制变化不小,但从未脱离头部粗大、尾部尖锐的基本特征。
在内蒙古宁城南山根出土的这件铃首青铜觿长18.85厘米,铃首直径2.85厘米,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距今3000至2300年。遗址于1958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调查一批青铜器的出土情况时被发现,对于研究周时期的工艺发展水平具有巨大意义,也是我国考古学者在工艺领域的重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