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从巴黎公寓窗口观望》,1887,梵高美术馆藏
荷兰人在巴黎 1789-1914
地点:梵高美术馆(荷兰)
展期:2017年10月13日 - 2018年1月07日
票价: 17欧
点评:策展人试图为参观者们构建一种认知,便是关于在那个时代下闪耀着光芒且引人入胜的大都会巴黎的城市印象。在展厅里呈现着的是巴黎的历史变迁,其中既有红磨坊的旧迹,也有彼时正在建设中的埃菲尔铁塔。然而,整个展览却难以回避沉闷的叙事流线问题,就仿佛一场陈腐的电影,在入场的第一刻便消磨了观者的兴趣,这实在是整场展览的一点遗憾所在。
这次展览集结了19世纪间生活在巴黎的8个荷兰艺术家的130幅作品,呈现了他们来到巴黎后的所见与所学,以美术作品的形式向观者分享了他们的发现。展中出现了多个大家所熟悉的名字,如梵高、蒙德里安、尤京(Jongkind)、凡·邓肯,也有一些仅为荷兰艺术家学者才知道的名字,比如Spaendonck和Scheffer,以及Breitne。
在一楼展厅中,尤京的小风景和城市景观画中透露着几分柯罗(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法国画家,因其意大利陆上风景素描而著名)画作的影子,但比之更多着一份灵光闪现的天赋。Spaendonck画了静物的鲜花,他曾为植物园创作植物插图,也是路易十四的宫廷画家,因而,他在当时的巴黎拥有显赫的声誉。
梵高的《西奥公寓的景色》(1887)及其他关于村庄、旅游之地蒙马特尔的画作,却被安置在楼上的展厅,这些作品都是梵高当时在他的兄弟提奥的窗口处所观望的真实城市景观。不得不说,上层展厅的画家们更多呈现了那些年的巴黎和巴黎画作的主题,它们展现着当时的巴黎街头、咖啡馆、舞厅中的纯粹乃至疯狂的行为,透露出彼时的社会情境如何将这批逃亡而来的荷兰陌生人加以区隔。蒙德里安在巴黎的几年间,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成功地从立体派中吸取精华,作品以抽象的方式呈现,并加入了自我的风格,这些特征也都明显地融入了他在巴黎期间创作的每幅作品中,同时,他作为“非具象绘画”创始者的影响力也一直延续至今。
这个展览让观者不尽满意的地方就在于它把那些历史久远、甚至让人感到乏味的作品安置在一楼,这意味着参观者若想直达梵高和蒙德里安作品所在的楼层,就不得不先“义务性”的通过它,由此会给观者带来困惑的心情。
策展人试图为参观者们构建一种认知,便是关于在那个时代下闪耀着光芒且引人入胜的大都会巴黎的城市印象。在展厅里呈现着的是巴黎的历史变迁,其中既有红磨坊的旧迹,也有彼时正在建设中的埃菲尔铁塔。然而,整个展览却难以回避沉闷的叙事流线问题,就仿佛一场陈腐的电影,在入场的第一刻便消磨了观者的兴趣,这实在是整场展览的一点遗憾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