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亦见富贵牡丹竞相盛开(图)

亦见富贵牡丹竞相盛开(图)

2017-12-01 09:48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姚悦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牡丹松石图》

《牡丹松石图》

贵为皇室宗亲的朱耷,也曾享受过“珠光盛宴、钟鸣鼎食”的华丽生活。满人入关后,朱耷深感家国破碎,为避兵燹之危,遁隐山林,决不“卖身”为伍,显示出一介文士的清风傲骨。画风奇拙“冷逸”,是其笔墨独具个性的标识。朱耷画出的笔墨线条,大气不雕的艺术思想,在花鸟画写意过程中,却有着承上启下的艺术风格。

朱耷从小便接受良好的宫廷式文化教育,骨子里一直酷爱书画。得天独厚的内府珍藏,对他一生绘画的影响很大。他早年临摹了大量宋元名画,由于是真迹对临,故能清晰观察到古人真迹笔墨的绘画行程。他所临画作,可得神似。今所存朱耷绘画真迹,本就十分珍罕;而其早期绘画佳品,就更难得一见。从目前各大博物馆所藏的朱耷真品来看,几乎鲜见。笔者感觉“四僧”画作中,石涛最多,髡残次之,渐江、八大最为珍罕。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朱耷书画,以他中晚期的成熟画品为主。朱耷早年的绘画,笔致较为工细,构图也不是只画“一叶孤舟”和“一只孤鸟”。要知道,画家身为皇室宗亲,在家国尚未沦落满人之手时,人情冷暖以及艺术思想,还是比较丰富豁达的。也不能说,画家在家国破碎以后,画风就变得“冷酷无情”,再也无冷暖可言了。“冷逸”画风,只能说是画家笔墨内涵追求个性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与早期笔墨画风肯定迥异。

这件朱耷《牡丹松石图》(见图),设色绫本,尺寸180.2×95.5厘米,旅顺博物馆珍藏。这幅早期画品珍贵有三:一是尺幅较大,二是画风独特,三是落款稀见。画幅巨大,笔墨雄浑,让人叹服。初识构图,并不见奇,气虽壮,且略感平夷。然而细细品究,其老笔苍拙遒劲之势,气可夺人,左右枝干穿行有序,松针疏密相间,细劲荡俗。树干下置一奇逸“太湖”巨石,透过石洞,亦见富贵牡丹竞相盛开。

朱耷在这幅《牡丹松石图》的构思上,颇具匠心。青松主干画得挺拔高峻,亦暗喻自己,虽身为一介文士,但决不向“满人强盗”低头!“太湖石”虽画得奇异巨美,但美石(喻家国)已被满人毁坏得“千疮百孔”,害得其有家难回。而巨石后那盛开的牡丹,是其小时候住过的皇家园林,太平盛世所盛开的富贵牡丹。现如今,早已“艳容殆尽”,画此图,只不过是为了“粉饰太平”罢了。其画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此画款落“传綮”,应为朱耷早年出家法号。传为朱耷拜佛教净土宗“弘敏法师”为师,而取的佛门法号。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