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士夫文人画的写竹情操(图)

士夫文人画的写竹情操(图)

2018-04-03 09:21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郑煦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文同 墨竹图文同 墨竹图

中国的竹子绘画,列为象征民族君子风范的“四君子”之一,元代张退公在《画苑补益记》的《墨竹记》中说:“夫墨竹者,肇自明皇,后传萧悦。”元代画竹高手李衎在《竹谱》中说:“墨竹亦起源于唐,而源流未审。”近代陈师曾在《中国绘画史》中也说:“唐代王维、孙位、张立则是写竹绘画开端。”可见唐代开始竹子绘画渐渐从山水、人物画的配景地位上独立出来,并在宋代得到文人墨客喜爱,成为表现文人士夫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而后经过诸多文人画家之艺术演绎,千余年来画竹高手辈出,历代先贤写竹,“竹论”的佳话辈出,古往今来的艺术大家以“竹”作为题材绘缀不倦,尤其是在文人画的表现中,竹升华成了一种人的精神风貌,赋予它虚心、坚韧、气节等人格魅力。

苏轼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古人的绘画作品可以看出,他们对竹的创作热情亦是他们表达人生的态度,因为“画如其人”、“书如其品”。古人画的竹子不仅自然、神似,更是学者文人内心笔墨情操与人文精神的舒展。竹子绘画历史悠久,从历史上流传保存下来的作品看,以竹子为主题最早可见的是五代徐熙《雪竹图》。宋代有徽宗赵佶、崔白、吴元瑜、文同、苏东坡等诸多学者大家,元代赵孟頫一家三人都是画竹子的逸品能手,成为画坛史上的一桩美谈,高克恭、倪瓒、吴镇、李衎、柯九思等皆是写竹著名画家,他们的竹画或“挺拔洒脱”,或“醉笔淋漓写竹枝”,或以书法笔致入画图……完整系统的绘画理论出现在元代,无疑是竹子绘画鼎盛的标志,其中李衎著论的《竹谱》最是代表。明代画竹者著名的有宋克、杨维翰、王绂、夏昶;清代有四僧、扬州八怪,近代的四大文人画家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为美术史留下一座极丰富的画竹、写竹的竹子画卷和文化宝库。

中国传统的竹子绘画可分为两类。其一,勾勒设色的工笔一路;其二,不著色彩的水墨写意一格。徐熙《雪竹图》、赵佶《竹雀图》、李衎《纡竹图》走的是勾勒设色一脉,它们或画竹数竿,立地拏云而起;或凌空横截一枝,姿态俏丽。用现代人的知识经验去解读,作者好像学习了素描法训练,画中竹枝、竹叶的细节描绘好似自然中对竹子写生一样。水墨写意一脉最重要的代表要数文同的《墨竹图》,也是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墨竹极品。画家掇取一段垂崖毛竹,以S型的构图展现它姿态生发的优美,浓淡干湿的墨色表现出叶子的阴阳向背,细嫩新枝生发出勃勃生气,笔端毫芒不露保留出书法的韵味,通幅气势磅礴,浑然天成。成为中国绘画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文同的《墨竹图》不仅代表墨竹画的典范,也标志着文人画的勃然兴起。

观摹宋代绘画,无论工笔或写意,其形态、笔墨、色彩、结构都已经完美地契合着自然生态。宋画法度严谨“依乎文理”,其形象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与顾恺之所论说的“传神”,谢赫的“应物象形”,郭熙的“穷其要妙”、“夺其造化”一脉相承,正是中国画道最重“遗貌取神,法为我用”的文艺传承。元代赵孟頫是书画同源的实践者倡导者之一,题于《秀石疏林图》的著名小诗,“方知书画本来同”便是主旨与佐证。柯九思《论画竹石》:“写竹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从这段文字可以知道柯九思画法是以书法入画法,可谓书画并茂。清代金农创漆书一法,外刚内柔,方圆融合,他画的竹子也别具一格。漆书入画,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写竹风茂。而郑板桥自称“六分半书”亦是以书法的隶、篆笔意入画,成为画史上著名的竹子绘画大家。

历代写竹大家都把自己的创作思想写成文字,或诗或文留给后世留下丰富的文献。如文同的“胸有成竹”,郑板桥的“胸无成竹”,两种不同的创作美学观,启迪了历史上多少画家的思维及思索,亦成就了无数的画竹神品、妙品。再有倪瓒在《疏竹图》的题跋上写道:“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与直哉。或涂抹久之,它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这一段话影响了500百年来中国画竹艺术的创作和审美的法则。

古人以竹子象征人格,郑板桥曾写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以竹代言,关心民间沧桑,这里的人和竹在精神上合二为一,竹子不再是自然之竹的再现,诗也不是无感而发的诗题。透过画和诗,联想到他“高风亮节”的人品令人肃然起敬。可见,传统文人画所绘画的毛竹已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界毛竹的传移摹写里,更多的是文化内涵被赋予在了他们的作品之中。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