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叶芃绘事漫谈:动物美学

叶芃绘事漫谈:动物美学

2018-04-08 10:33 文章来源:新浪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美学课上了不少,美学书也读了不少,惜除了记得些冠冕堂皇的概念和原理,美的概念还是虚无缥缈。可能是步入社会日久对人事的繁琐已没有新鲜感,闲暇时电视剧已不太看,但动物世界、探索频道、人与自然等类型的栏目倒是百看不厌的最爱,时间长了结合些日常琐事倒有些劈材,烧火皆是道的感悟起来。

无论你学历如何,逛街时看见异性过来都会暗地品评一番,漂亮的、帅的就多看几眼(只要你还正常)。遇见可爱粉嘟嘟的小孩都会趁其不懂人事未成年狠狠“轻薄”爱护一把。来到好山好水的地方就心情舒畅、欢呼雀跃,幻想着能一辈子住这就好,最好加些神仙伴侣、儿女绕膝的旖旎绮丽。在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谁都会买看上去漂亮水嫩新鲜的水果蔬菜。等等这些日常最正常的生活习性,美学家会用很诗人化而玄妙的语言表述:是美吸引了人们!是一种精神愉悦引领着人们的行为!是人们发现了生活中的美!无论这听着有多做作,至少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美常在生活,懂不懂美与学历无关,也与懂不懂美学无关。

但如果在动物世界也存在着着些现象就让美学家很是尴尬了,设想以饱含感情的语调朗颂:被美吸引的爬行动物啊,在精神愉悦领引下的哺乳动物,是它们发现了自然界的美。是多么滑稽的事。不幸的是动物世界的确存在着这些和人一样的行为。 有些动物会刻意装扮自己,漂亮的异性(当然以动物的眼光衡量)会成为同性之间的争斗目标。许多种类的动物其可爱稚嫩的幼雏不仅父母爱护有加,同样也会得到其他同类的呵护和照料。环境好的地方聚集的动物也多,常常为了在好地段筑巢而不惜弓张弩拔。取食时颜色鲜艳的水果和质地晶莹的植物嫩芽是理所当然的首选,对颜色怪异妖艳的动植物则避而远之。

而这些现象在动物学家的眼光中并不是说明动物以美的视角来衡量,而是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毛皮光亮,形体饱满,身体健康的动物自然在生存竞争中有更大的优势,选择这样的异性为伴侣培育出的下一代,遗传的基因无疑更具竞争力。动物幼雏区别于成年动物的长相:大大的头、圆圆的眼、小小的嘴、吹弹可破的皮肤、娇气的嗲叫这些都能降低成年动物的警惕性和竞争感,引发动物的母性,提高父母哺乳养育的积极性。好风好水的地方意味着生存环境好, 有更多的生存机会。水果颜色越鲜艳说明越成熟、营养成分也越高,质地诱人的嫩芽更是饱含汁液和低毒的信号,而色彩怪异的东西在自然界意味着毒性和危险,只有在人类现代社会意味着摩登新潮。

这么多代表美好的词汇在动物世界都是如此的实用和实际,没有半点的虚无假想。所谓的美在视觉范畴绝大部分来源于动物千万年来演变的浸淫在基因血液中选择配偶、营造巢穴、哺育后代、挑选食物的本能。人类沉浸在自我的“万物之灵”的封号中离自然越来越远。自人性本善和本恶的争论开始,为了预防人类性格中兽性的滥觞对社会造成危害,人类常常抬高人的社会性,而贬低和躲避人的动物性,常常遗忘了自己动物的本性。

事实上在动物世界中人的社会性强不过小小的蚂蚁、蜜蜂,它们近乎机械化的社会分工令人想起《黑客帝国》中描述的被电脑机械控制的人类。如果它们能象人类一样运用书籍电脑等媒介和教育手段将个体的知识积累和扩张为群体意识,并不断创新,那么地球的主宰者未必是人类(因为就个体欲望而言节肢动物远低于哺乳动物,从而更易达到群体意志的一致)。科学正是人类目前阶段的知识积累产物,但它不能代表地球的全部。 人类越来越倚重于自己创造的学科门类和理性,成为经典的追随者和原理概念的执行者,而淡忘轻视了自己的本能,忽略了用心去感悟世界的自由和快乐。知识与智慧的区别一直是空门和道家唠叨的主题, 只是滚滚红尘已义无反顾的抛离了出发点,空留下千万年对人世的喟叹。美学作为科学的一类,代表着人类目前关于美的创造的经验总结和分析。它有助于人们理清思维、旁征博引,提醒人们回味经典而获得美感,却不是创作的唯一法门和坐标。盲从于美学则是科学迷信,陷于机械和教条的桎梏泥潭,忽视了自我心灵的感受和欲望。

绘画其实是满足人类在其社会性掩盖下而隐藏的动物本能的产物,是倚重人的本能的感性产品, 是有物种通感的通灵结晶。绘画越唯美这种潜意识就越明显。 人物、山水、花鸟或历史、肖像、风景、静物的分类代表三大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繁殖哺育、起居、饮食问题。生活中提起少女肌肤的晶莹和身材的曼妙还有成熟男性的伟岸和健硕都会动容, 想想波提切利女神形体修长优雅、鲁本斯如婴儿般肤质的浴女、沈周东庄田园和风丽景的恬淡、八大笔下流畅的曲线和稚拙造型、齐白石透明晶莹的虾米和鲜艳纯净的花朵,绘画中运用各种材料媒介表现出的形体感、质地感、色彩感、肌理感无一不体现人类祖先在自然生存竞争中形成并遗传的对这三大问题的选择倾向。正是绘画中潜藏的这种共同选择倾向使得作者和观众可以心灵交流、相互欣赏,所以绘画可以抒发心绪达成自我满足,同时也是为何能雅俗共赏的原因。千百年来儒、释、道对何为人类天性孜孜以求的原因在此可管窥一斑。

只是随着人文和科学的发展,还有政治因素的需要等原因强加给绘画许多其他的概念和禁忌,使绘画原本单纯的功能性变得扑朔迷离,人本能的需求在绘画中体现得越来越隐蔽,美也离自然越来越远,越来越伪化。所以人们越来越看不懂掺杂了许多个人理念、商业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批判意识的现代艺术,因为目的太复杂,现代绘画已迷失了它原本的目的地,人类灵性的空间渐渐消失了一份憩息地

我不是提倡唯美主义满足欲望的甜腻,反对观念艺术服从意识的虚无(二者的优缺点在智者眼中都很明了),也不是无视人文传承的社会性精神追求产生的宗教或文学诗词等人文意境美感。只想找回感性,面对自我感受, 抛开杂念,学会用心灵天性去感受事物和生活而进行创作, 回溯绘画的单纯和自由,感受绘画带来的满足和快乐,找寻自我的宁静天堂。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