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织工艺组织图
外域美物,平步青云
庄绰又记述缂丝工艺耗费工时:“如妇人一衣,终岁可就”,即一个妇女缂织一件衣服,需要整整一年才能完成。不仅在宋代如此,事实上缂丝在历代都以精湛耗工的特点而被列为奢侈品,所以在明初曾因崇尚简约廉洁而一度被禁止生产。
在《鸡肋篇》中,庄绰对于缂丝成品的独特之处也详细描述了一番:“虽作百花,使不相类亦可,盖纬线非通梭所织也。”指出缂丝纹样设计的多样性和随意性。缂丝品的独特之处:就是各种花样都可以相互之间不一样,即使图案看似循环,但通过换色,也仍然不重复。
关于缂丝工艺的源流,与庄绰同时代的宋人洪皓(1088-1155)在金国游历时据其见闻所写的《松漠纪闻》中记载:“回鹘自唐末浸微,本朝盛时,有入居秦川为熟户者,……又以五色线织成袍,名曰剋丝,甚华丽。”记录了唐末至宋代,在秦川(陕西甘肃)定居的回鹘人会用五彩丝线缂织成衣服,并称之为 “剋丝”(缂丝),十分华丽。这种缂丝袍应是整件衣服都由缂丝织就而成,可以作百花,故而非常华美,然而和庄绰所记一样,仍属于日用类作品。这种日用类缂丝传入中原北方地区之后,也进入了宫廷内院。
北宋时期官府设立少府监,下辖文思院、绫锦院、染院、裁造院、文绣院等。其中文思院四十三作坊之一的“克丝作”,就是专门缂织书画装裱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