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伊拉·戴维(Moyra Davey),《地铁写作者》(Subway Writers),2011, Spring Workshop
1995年,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艺术家米兰达·裘莱(Miranda July)受到约翰逊的启发,将邮件艺术的实践继续壮大。从大学退学后,这位年轻的小说家、导演兼表演艺术家借用了一个简便的平台——邮政服务,由此建起关系网,催化形成了一个女性艺术家社群。她四处散播着自己的小册子:“姐们儿,把你的影片寄给我,我用最新的《大小姐剪辑》(Big Miss Moviola)刻录带跟你交换。”影片《大小姐剪辑》(后更名为《钟妮 4杰姬》【 Joanie 4 Jackie】)的消息由此扩散开来,全国各地新晋女艺术家与电影人创作的短片也纷至沓来,塞满了裘莱的信箱。裘莱将收到的视频编辑成了一个小合集,做了19版刻录带寄回给这群陌生人,将天涯海角志同道合的女性联系在了一起。
在通讯技术的更迭中,艺术家的创作媒介不断演进,迅捷的电子信息代替了漫长的邮寄信件。今时今日的邮件艺术多是模拟技术与数字技术的结合。
2005年,弗兰克·沃伦(Frank Warren) 通过网站启动了持续性艺术项目“发布秘密”(PostSecret),即刻激起了火爆的回应。这个网站既反映出一种“众包现象”,又含有心理实验的意味,其参与方法是:网站访客在明信片的一面写下或绘出自己的秘密,寄往一个固定地址。每周,沃伦会选取十个匿名投稿发布在网站上。这个如今依然在进行的项目不断接收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坦言与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