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莱昂·热罗姆,《克利奥帕特拉与凯撒》,1866。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共享资源
公元前48年,“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Cleopatra)完成了一件“杰作”,被后来者奉为艺术史上的第一件“邮件艺术”作品。
该“作品”源于一场政治游戏,为了通过色诱凯撒大帝来免除古埃及被罗马帝国吞并的噩运,克利奥帕特拉将自己裹在一条地毯里,设法潜入了凯撒的寝宫。当包裹身体的地毯展开,美艳的女法老现身于凯撒眼前。
在克利奥帕特拉盘算这个计划时,她考虑的肯定不是艺术,而是政治。到了1960年代早期,一群艺术家开始借助邮件的形式传播观点,其中还有人还将这位足智多谋的女法老奉为前辈。把这个典故当作“邮件艺术”的源头,确实有些戏剧效果,新一代的“邮件艺术”运动同样含有一脉相承的特质——挑战权威、渴望联系、热爱惊喜。
长久以来,邮件一直是艺术家们喜闻乐见的载体和媒介。在梵·高给弟弟提奥的的书信中,他用大量的文字描绘着自己的创作构思,说明性的草图穿插于其间。数十年之后,德国达达主义艺术家乔治·格罗兹(George Grosz)给一战中的德军寄去了讽刺性的“慰问包裹” 以示自己的反战立场——包裹中尽是些士兵们根本用不上的东西,如熨烫妥帖的白衬衫。与此同时,颠覆了整个艺术世界的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给邻居写了四张覆盖满字符的明信片,却不构成任何意义,借此强调语言本身的无效性(《周日之约,1916年2月6日》【Rendez-vous du Dimanche 6 Février 1916】,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