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笔精墨妙:走进画家杨奕的绘画艺术(组图)

笔精墨妙:走进画家杨奕的绘画艺术(组图)

2018-05-04 11:02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一、穿行战场,初沐硝烟

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系的杨奕,回到曾当过4年兵的原部队当机关干事,用非所学并没有磨平想及锋而试者的新锐。1986年,他受总政派遣,记着临行前总政文化部长、诗人李瑛对他们一行所说的话:“没有经历过战争是军旅艺术家终生的遗憾”奔赴硝烟未散的云南边防前线体验和采访战争生活。

在危机四伏的战斗前沿,除了画笔、速写本、相机等艺术家的行头,钢盔、子弹袋、手枪、冲锋枪、急救包更成为这位青年军人不可或缺的装具。

在老山、扣林山上泥泞的猫耳洞、战壕里艰难穿行;

在马关前沿震耳欲聋的炮声中跟随主攻连勇猛突击;

在数以千计的烈士坟茔中,在哭声动地的境地悲痛凭吊;

二号界碑处,边防营长在他脚下踩着的地方惊悚排雷;

公路上,他们用手枪抵住混蛋的脑袋,以保证军车的通行;

……

——对和平年代的人来说,这些在影视作品中才出现的故事,却一一发生在他的身上。

那一时期他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前线速写《抢占阵地》、《出击》、《跃进》以报道的形式展现官兵的战斗风貌,而他带回的速写、照片可以说是用年轻的生命作抵押,让我们领略战争的严酷与战场环境中军人形象,同时感受到军旅艺术家最特殊、最典型的事业状态。

但看三十年后他出版的、图文并茂的《穿越疆场》,生动形象地讲述在当年的战争中,如何战胜战场恐惧;如何正确、冷静处置面临的危局;以及集体的重要、孤胆的不可或缺,还有生命的顽强与脆弱……

——如此这番,让我们进一步理解、认知军旅艺术家在一种途径、一种历程、一种状态中形成的情怀、作风和价值取向。

——这些对当年只有二十来岁的青年军人来说,难能可贵

——对现今许多军人来说,价值无限;对当下无数艺术工作者来说,近乎珍稀。

二、神凝天宇,笔绘方寸

杨奕在考上大学前后,一直有作品参加全国、全军美展,并在报刊杂志发表。但首先使他引起更多人关注,并在以后一发而不可收是关于邮票、邮品的设计。

1988年,他接受了《国防建设——火箭腾飞》一套四枚特种邮票的设计任务。他先后做了十余套方案。

他设计的方案在诸多方案中脱颖而出。

这套邮票于1989年11月15日全国发行。由这套邮票制作的航天邮折,搭载中国第16颗返回式卫星升空,成为中国最早进入太空、并成功回收的珍贵邮品。

2000年世纪之交,这套邮票中的《飞行》又作为“二十世纪回顾”中国十大事件,以“票中票”形式再度发行。以此展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大成果,以“火箭腾飞”象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

责任编辑:桀栗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