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孔祥东评郜科:生命与艺术的相互滋养(组图)

孔祥东评郜科:生命与艺术的相互滋养(组图)

2018-05-07 09:02 文章来源:新浪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海港》 32.5×43.5cm《海港》 32.5×43.5cm

郜科原初的艺术天赋一直得到了很顺畅的发挥,从小喜欢画画,没有老师就偷偷溜进图书馆,找线装书上的绣像插图临摹,这是他的一个起点。到中学阶段的美术兴趣小组,竟然有机会被派到省美术馆,当钱亚宋魏的小助手。然后当兵,在北海舰队青岛基地通讯站,仍然是画画,我看他那个时期的油画,自然、轻松的色块,一眼就很想拥有。接下来,转业到南京市影剧公司,画电影海报,再调到《雨花》杂志做美编,画插图。如此简明的历程,郜科不但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最终实现了做喜欢的事为职业。这个年龄段的画家,有比他更幸运的,直接进了专业美术机构;也有不幸的,分配到工厂,或其他岗位,从事的职业不是自己所好。一面为饭碗工作,一面用业余时间满足自己的兴趣,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坚持下来,然后再谋求改变职业,所以有最终没有做成画家的人。

上世纪80年代中叶,商品经济氛围日趋浓重,郜科此刻在《雨花》上班,开始有点坐不住了。本职工作之外,他还画漫画,画不属于杂志的插图,画连环画,这是一种温和的追求闻达、追求知名度、也追求一点经济利益,许多同时代画家都为出版社画过插图,画过连环画。知名度更大的画家已经直接向港台画商卖画了,有利益就会出现竞争,郜科不在那个竞争激烈的专业画家圈内。他的重彩人物画得到北京画商的赏识,经常在外国人聚集的使馆区艺术沙龙展览,这是卖画的另一种蹊径。

人生的路径,选择一条就是一个结果,假设他在1988年,被看上他重彩的法国人请去法国画陶瓷,赚很多钱,不回来,也许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不可能与他发生交往了,他自己就更不会有后来的故事。郜科偏偏接受了莫斯科现代美术馆馆长的邀请,去前苏联进行艺术交流。有人说,是因为美女馆长的魅力征服了郜科,我真的问过他原委,他说,一个人去法国,有些胆怯,去苏联,有三四个国内熟悉的画家同行。郜科在前苏联一呆就是三年,是游学,还是游艺?前苏联解体前后的三年,一个游荡的中国艺术家,在那里的日子不会过得太好,他有大量的画留在了莫斯科。

从俄罗斯回来,重新按部就班地工作,我就认识了郜科。他自己感到三年时间与国内美术圈有些脱节,这可能是他自己在心底卯着劲,急于出人头地的想法吧?那时候我还不属于美术圈,看过郜科有一段时间画抽象水墨,也不怎么看明白。还是为了卖画,有人建议他画春宫,这时候朱新建的春宫画卖得很好。重彩裸体人物,改成春宫,艺术上没有难度,但有人说过,春宫这个题材对生命的耗费很大。比如拼命工作,也是用生命供养职业或挣钱,各个领域获得成功的人多有这个过程。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