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清代虬角扳指
今人所谓虬角(qiū jué音秋爵),指的是用海象的长牙所制成的工艺美术品。在晚清民国时期将海象称作海马,故旧时又记作海马牙。赵汝珍的《古玩指南》载“象牙为伪者,为海马牙,京市呼为‘虬角’”。
海象是生活在北极或近北极温带海域的海洋类哺乳动物,体型可达三至四米,体重两到三吨,是海洋中除了鲸类以外最大的哺乳动物。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长有一对白色的上犬齿,从两边的嘴角垂直伸出嘴外,形成獠牙,很像大象的长齿,正是由于体型巨大且有长牙故因此被人取名为海象。虬角就取自海象的两颗大犬齿。
海象牙密度大于象牙,但较之象牙其纹理较为粗糙,尤其是牙髓(牙芯)部分成细碎脑状,人们就是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染色工艺使其断面的脑状纹路,呈现如翡翠般的质感。虬角染色工艺最早出现在清宫造办处中,在造办处档案中将这项牙器染色技术称为“茜绿”,有学者考证这是由于当时象牙着色最早是用茜草作色,后即沿袭称为“茜”。也有人认为“茜”字为“沁”字转音,故以此字。一般人只把经过染色的海象牙称为虬角,如果没有染过色,则专门称为白虬角。当今文玩市场出现有所谓日本“鹤天珠”,“鹤天珠”亦是采用类似染色工艺的珠子,只不过鹤天珠是以哺乳动物臼齿化石为原材料进行加工,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于海象牙本身原料体积较小,所以虬角制品一般来说也都是小物件,雕成如粉盒、首饰盒、扇股、雕翎扇柄、烟袋嘴、葫芦口、鼻烟碟、大数珠,以及头饰花片、替头等,尤其以扳指(图1)为多。由于虬角谐音“求爵”,故当时上层玩家无不以拥有一只虬角扳指为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