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费城美术馆前试玩“小便池”模样的高尔夫模拟器
马塞尔·杜尚(1968年摄)
可能有的人并不知道《泉》这件作品背后的故事。1917年,杜尚在纽约的一家铅管制造公司定制了一件瓷质小便池,然后在上面签上R。 Mutt的假名字,并将这件作品命名为《泉》——和古典大师安格尔的经典名作《泉》一样。接着,他将这件作品送去参加展览,但遭到了评委会的拒绝。之后,作品拍摄于美国摄影师阿尔佛雷德·斯蒂格利兹的工作室,并于艺术期刊《盲人》上刊登照片,但是1917年的原始作品不久后就遗失。不过到1964年时,杜尚已经接受委托制作了17个不同设计的《喷泉》重制品,费城美术馆收藏的就是其中的一个。
加布里埃尔对《泉》的再创作恰恰是杜尚,甚至整个达达主义艺术思想的反映。杜尚想要消除艺术和生活的界限,除了《泉》之外,他还曾经为《蒙娜丽莎》的复制品添上两撇小胡子,并给其取名为“L.H.O.O.Q”。这是法语“elle a chaud au cul”的快读谐音,意思为“她的屁股热烘烘”,颇有一种玩世不恭的意味。而达达主义的团体活动常常鼓励观众参与,和加布里埃尔作品的互动性形成了一种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