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学生平田整地挖出古墓 考古专家追忆古陶器出土(图)

学生平田整地挖出古墓 考古专家追忆古陶器出土(图)

2018-08-01 16:55 文章来源:盐城晚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王爱东回忆当年挖掘头墩文物的经过。王爱东回忆当年挖掘头墩文物的经过

读者许先生咨询市区头墩、二墩、三墩位置的消息见报后,7月25日,盐城晚报刊登城南新区新河街道三墩社区居民指认老墩旧址的后续报道,又有读者来电提供头墩位置。原盐城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王爱东,介绍了他参与挖掘头墩文物的经过。

头墩是唯一位于路东的墩子

7月25日,盐城晚报后续报道《读者热议“三墩”,社区居民指认旧址——这里曾出土古代陶罐瓷器》见报后,再次引起读者对头墩的追忆。7月26日,家住盐城市区凌桥小区的徐先生给记者来电:“我家原来就住在东闸南路(原人民南路)边,头墩就在我家东边300米处,就是现在东闸加油站一带。”

年过八旬的老文史专家胡爱桐,通过查找资料,从盐城老地名中找到头墩的记载:它位于现东闸加油站东面,也是几个老墩子中唯一的在古范公堤(现开放大道)东的墩子。从规模看,头墩比二墩面积大,是几个老墩子中最大的一个墩子。

今年75岁的王爱东,是原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副研究馆员,退休后仍关注我市考古工作。他告诉记者:1975年12月,他参加了头墩的考古挖掘工作,那也是他第一次参加大型考古研究,头墩出土的近百件文物,都是经过他的双手清理后运回博物馆,所以他至今难忘。

学生平田整地挖出古墓

7月28日下午,王爱东向记者展示头墩出土文物的照片。王爱东介绍:“头墩位于城东南不足两公里,在范公堤东侧,原来墩高约8米,后来因取土逐渐削平。1975年12月城南中学师生帮生产队平田运土,在平田整地时发现了墓葬。”

闻讯后,他和同事唐剑云立即骑上自行车赶到头墩,看到墓葬规模较大,又与南京博物院联系,南博派纪仲庆、陈福坤、周加胜三位老师来盐协助清理。墓坑为长方形竖穴,木椁均为整块楠木组成。打开棺盖,首先发现一块木胎“天花漆板”,长宽与棺木相等。棺内骨架保存基本完整,头西脚东,长1.68米,男性。漆耳杯底部书有“徐”字,推测应为墓主人的姓氏,墓主人身份应为一般官吏或地主,其年代应为东汉前期。

“当时群众觉悟高,围观的人很多,但都很配合我们的挖掘工作,没人随手碰文物。”这给王爱东留下深刻印象。出土的文物没有损坏或丢失一件。头墩挖掘出的彩绘“天花漆板”,当时在江苏境内汉代木椁墓中前所未见,它与漆盘和漆耳杯一起,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老墩子是古时墓葬遗留物

市区这几个墩子,都是古代盐官及大户人家的墓葬遗留物,王爱东说,他多年研究发现:市区几个墩子出土的汉墓文物,除随葬鼎、钫、壶礼器外,还放置少量的日用器。它反映出经过文景之治,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墓葬中器物日益丰富。牲畜模型的出土,也反映了当时对牲畜饲养的重视。

根据市区几个墩子墓葬出土的器物来分析,王爱东推断,盐城老城区东北、北郊近十万平方米的地方,在两汉时期已是一个人烟稠密、农业发展、渔业兴旺、盐铁等经济繁荣的小城镇。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