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开渠那样的个性、那样的体格,如果搞雕刻就一定比画油画胜过许多”
刘开渠于1904年出生在江苏徐州府萧县(今属安徽省淮北市)刘窑村一个农家,原名刘大田。在王子云的帮助下,刘开渠努力学习美术。
1918年4月,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成立,当时设有绘画、图案两科,郑锦任校长。1920年刘开渠高小毕业;9月,他考入北京美术学校中等科。1921年北京美术学校设立大学部,校名改为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后又改为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学制为七年。1922年三年级开始分科,刘开渠选修油画。在校期间,他尤其关心时事和爱好新文艺,结识了文学家郁达夫、沈从文、柯仲平等。后参与众多文化活动,结识胡也频、丁玲、马寅初、李大钊等。1924年秋季,他考入该校大学部油画系,1927年艺专毕业。
对刘开渠而言,雕塑甚至美术都没有任何家学渊源,在青春年华里走上雕塑艺术之路是自身兴趣的必然和人生际遇的偶然两种合力的结果。
这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个对他艺术道路选择产生关键影响的人——郁达夫。1923年2月, 郁达夫北游京华。为维持生计,他在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兼课。与他同事的教授中有齐白石、邓叔存、钱稻孙等。他们告诉郁达夫,校内学习最为勤奋的学生是刘开渠。郁达夫与刘开渠第一次见面时,刘讷于言辞,后来相熟了,郁达夫觉得像开渠那样的个性、那样的体格,如果搞雕刻就一定比画油画胜过许多。后来,刘开渠真的投身于雕塑事业,并于1928年在蔡元培的帮助下留法学习雕塑。
刘开渠留法时期恩师让·朴舍(Jean Boucher)教授,对他影响至深。朴舍于1919年出任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雕塑工作室主任教授,并于1936年成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在艺术流派上他一般被归入学院派和折衷主义,但他其实也深谙中世纪雕塑,并颇受浪漫主义的影响。其成就除了自身的造诣还来自于他的学生们,李金发、刘开渠、郑可、周轻鼎、龙格(马克思外孙,Karl Longuet)便是这些学生中的代表。中国现代雕塑史从一片空白到有人书写,与之相应的,刘开渠对雕塑从一无所知到熟练掌握、具备专业水平。他的早期创作参与并推动了中国现代雕塑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