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法国著名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逝世100周年。中国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特别策划推出系列主题展览,向这位杰出的音乐家致敬。其中,“当莫奈‘遇见’德彪西——纪念德彪西逝世100周年主题展”最具特色。
印象主义由绘画传播至音乐
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绘画史上的一次变革,不仅对近代绘画的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而且逐渐由绘画传播到音乐及其他领域,进而形成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
“印象派”一词源于法国绘画大师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莫奈1840年出生于巴黎,15岁时便开始用木炭创作肖像漫画。1858年,他结识画家欧仁·布丹并接受油画启蒙。1862年,莫奈加入夏尔·格莱尔的画室,在那里结识了雷诺阿、西斯莱和巴齐耶等3位好友。
莫奈并不赞同美术学院所制定的审美规则。他尝试打破传统的创作题材和绘画方式,拿起画布、颜料和画笔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进行外光写生,把当时真实看到的景物描绘在画布上,画“眼中所见”,创作不同风格的画作。
然而,莫奈与其好友们的画作却屡次被法国沙龙拒之门外。于是他与布丹、塞尚、德加、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等人于1874年4月25日举办了独立画展。莫奈以勒阿弗尔港口景致创作的《日出·印象》以及另外12幅作品参展,却遭到评论者的挖苦与抨击。艺术评论家路易·勒鲁瓦用这幅画的标题来讽刺这群年轻的艺术家,称此展览为“印象主义者的展览”。令人意外的是,这群艺术家却欣然接受了这一称谓,称自己为“印象派”。
印象主义音乐和印象主义绘画,虽然属于不同的艺术领域,但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克劳德·德彪西与克劳德·莫奈正是各自领域的典型代表,二人不仅巧合地使用相同的名字,还都历经了世纪的交替、社会的动荡、艺术的变革。
他们或许素未谋面,或许在某个沙龙擦身而过,或许欣赏过彼此的作品而萌生灵感。不论历史究竟如何,这两位印象主义巨匠在中国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中“相遇”了。展览通过“音画结合”“视听结合”的方式,引导观众借助莫奈有形的绘画笔触走进德彪西的音响世界,感受他无形的、独具特色的音乐语言。
音乐作品彰显绘画灵感
1862年8月22日,德彪西出生于巴黎西部约20公里外的圣日耳曼昂莱小城,1872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校期间,他尝试使用新的甚至饱受争议的谱曲方法,向传统音乐观念发起挑战。1885年,德彪西赴罗马进修,两年后返回巴黎。其间,德彪西凭借康塔塔《浪子》荣获“罗马大奖”,并获得在罗马美第奇别墅深造4年的资助。当第一学期结束时,巴黎音乐学院评委会对他的作品的评语却是:古怪、难懂、无法演奏。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音乐家,却将20世纪的音乐与19世纪分开。有评论家认为,随着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中长笛声的响起,西方音乐从此步入了现代。德彪西自己也宣称:“这个生产飞机的时代,有权拥有它自己的音乐。”
德彪西的音乐生涯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在担任柴可夫斯基的至交梅克夫人的家庭钢琴教师期间,德彪西接触到俄罗斯音乐,之后又受到李斯特运用钢琴踏板的精湛技巧的启发。德彪西也曾是瓦格纳的信徒。在1889年的万国博览会上,他欣赏到更多元的民间传统音乐,特别对爪哇的嘉美兰音乐很是着迷。
在风格的不断摸索中,德彪西将恢复法国音乐“清晰性、典雅性、朴素自然的朗诵性”的表达方式作为自己的目标,“我的音乐没有其他目标,只是想融入愿意接受它们的人的脑海中,并且与特定的景象或对象联系在一起。”
德彪西的音乐突破传统和声,善用非大小调音阶,并挖掘五声音阶和东方旋律的色调。同时,其创作在观念上受到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文学的双重影响,形成了极为独特的音乐语汇和表现手法。在德彪西的作品中,不仅有诗,更有绘画的灵感,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几乎像热爱音乐一样热爱绘画”。
用乐符和色彩描绘时代朝气
展览将德彪西与莫奈置于同一时间坐标,跟随岁月的脚步,回溯了他们的人生历程与艺术成就。而德彪西音乐的特点在于它的色彩性,其音乐不追求主题和旋律,而是通过乐器音色与和声的特殊表现产生丰富的音响效果,描绘自然界中的景物与状态。
莫奈同样注重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感知及印象,主张在阳光下进行创作,捕捉空气的流动、水的变化,表现这些物质在光的作用下所呈现出的不同形态。他曾说:“对我来说,风景只有在不停的变化之中才具有存在的意义,周围不断变幻的空气、阳光才能体现出生活中的风景之美。”
观众在展厅中聆听《意象集》第一卷第三首《运动》的同时,观赏着通过数字技术赋予动态效果的《圣·拉扎尔火车站》《阿让特伊的铁路桥》,享受着音乐与绘画的交融,会充分感受到20世纪初大工业发展节奏轻快、富有朝气的时代特征。
展厅中部摆放着钢琴和音乐手稿,以及外光写生的油画材料和尚未完成的《日出·印象》,试图重现德彪西与莫奈二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状态”。他们在这里“相遇”,面对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和倒影、鲜花盛开的原野、冒出蒸汽的火车,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描绘事物转瞬即逝的印象,交织成令人陶醉的视听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