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文化、道家思想及禅宗美学等等对东方的哲学、文化及艺术思潮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现当代艺术家们也同样在古与今、传承及突破中寻找发展之路。2018年9月21日,佳士得上海秋季拍卖将呈献数件经典之作,或用油彩,或持笔墨,以不同的艺术媒材,展现这条艺术的融合之路。
拍品编号303
曾梵志(中国,1964年生)
《阳关三叠》
油彩 画布
直径 60 cm.
2009年作
估价:人民币 800,000 - 1,800,000
“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苏轼《点绛唇》
创作于2009年的《阳关三叠》作品名取自同名古琴名曲,画中半抽象的笔触和简明的构图,寄情于景。曾梵志以深邃宁谧的蓝、孤单屹立的湖石、轻描淡写的花丛,描绘出一幅充满个人色彩的无人之境。此作品采用了独特的圆形画布,如苏州园林中的灵趣生动的月洞门一般,透过一轮正圆的取景,框出一处别有洞天的景致。而又正如月洞门中的自然景色随着四季变迁“一岁一枯荣”,令古人在观察方寸之间产生对宇宙变幻的感慨,艺术家在枯石脚下轻轻勾勒出零星花丛、水面落英,也让观者触碰到了朝花夕拾的岁月。《阳关三叠》不仅巧妙利用了传统视觉中的空间关系,而更进一步抓住了东方审美体验中“岁暮阴阳催短景”的历史纵深感。
作品并未采用西方油画中常见的单点透视,而是将水平视角的石头和俯瞰视角的湖面进行叠加,与中国古代书画中的透视方法一致。石洞中间不经意扫过的柔嫩粉红又如宋画中常见的“丛花叠石”,为本无生命的石头带去了生机,也为画面注入了灵动感。那湖中斑驳的月光,映衬着带有中国传统审美“瘦、露、透”的太湖石,伴随着四周渐渐深邃的层染,无不透露出“曲径通幽”式的中国意境。而分隔水陆的栏杆,又令人联想起宋词中“凭栏处潇潇雨歇”、“雕栏玉砌应犹在”等种种意象。
曾梵志曾坦言,随着年龄增长,愈加发觉个人“血液里有中国式的审美” ——“我一直在寻找传统这种根,比如我对宋元文化的喜好,研究宋人怎样看画,他们的审美精神是什么样的。当然不能画的跟宋人一样,那样没有意义,我吸取他们对美的一种理解”。《阳关三叠》这首延续千年的古老歌谣,在曾梵志的画布上得到了当代文人新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