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在抽象中寻找一种新的社会精神(组图)

在抽象中寻找一种新的社会精神(组图)

2018-09-27 11:49 文章来源:99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侯瀚如曾经有过一句话:“丁乙也许是最意识形态的画家。”

丁乙自白:

上世纪 80年代整个社会系统都在寻找新的出口,艺术领域可能更敏感、动作更快一点。当时又正好是求学的时代,所以对未知的东西都特别感兴趣,比如说对于西方当代艺术我们当时还不知道全貌,了解的都是些零零星星的东西,所以就特别想了解。当时除了通过很有限的画片去了解,还有非常少的翻译过来的西方艺术史。有一本叫《西方现代艺术简史》,时间差不多覆盖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这本东西很薄,基本上都是黑白图片,但是在 1982 年,通过这本书就能基本了解西方的一个系统。看过之后,你就会觉得西方在差不多这样一百年的历史里什么都有、什么都已经完成了,那么就希望在这个基础上,站在新的角度上起步,既能够和西方互补,又能够和中国以往认知的艺术系统有所不同。在学校做学生的那段时间,我能感受到我们接受的艺术教育系统与西方是完全不一样的,既有中国的传统,又有前苏联的一些影响,所以必须要寻找一个新的突破点。实际上在这之前,我的知识结构在私下里是在学习巴黎画派、印象派,几乎写生都在试用这些方法,为我打下了技巧的基础。以这些为基础,你就很快想建立起一些东西。而我自己当时在学校的学习是在国画系。那个时候还有很多老先生在教我们,年纪很大了,在社会上名气也很大,采用的还是很传统的师徒制方法,通过临摹来学习。而我下课之后一回到自己租的房子里,就开始画试验性质的抽象作品。但那个时候实际是比较混乱的,有感而发什么都画,可能仅仅就是一本画册、一本书让你产生了画画的灵感。因为之前没有考取油画系,我反而决定去学习一些不了解的东西,就进入了国画系。但很明确,我也没有想要成为国画家。在 1986 到 1990 年的这四年学业期间,我从未停止过当代艺术的实践。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