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榕寺花塔
台阶两侧有摆放蜡烛的凹槽
王勃撰写的碑记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古塔 寻踪(下)
外观有九层塔内藏八层 塔砖皆为北宋古物 每层楼梯都有“机关”
说起“海上丝绸之路”的遗迹,除了承担入穗航标的“双塔”琶洲塔和赤岗塔,闹市区中还有一座古塔,那就是坐落于六榕寺当中的花塔。花塔内有藏有八层暗层,楼梯也暗藏“机关”,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花塔还留有苏东坡、王勃等名人的墨宝,更添传奇色彩。
空中俯瞰塔似莲花 塔砖皆为北宋古物
六榕寺原名宝庄严寺,花塔原名宝庄严寺舍利塔,是梁武帝在537年下令兴建。971年,花塔被大火焚毁,直到1086年才重建,此后花塔又经历多次重修。建塔之初,昙裕法师将其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从扶南(今柬埔寨一带)迎回的佛舍利供奉在塔基地宫,宋代重建时曾发掘出佛舍利,与其他珍宝一同藏在原处。
六榕花塔保留了宋代建筑的形态,也是岭南地区现存最高的宋代古塔,高57.6米。据唐代王勃的塔碑文记载,以前这是一座四角六层的方塔,而现在则是八角九层。虽然外观有九层,但塔内还有八层暗层,加起来共有十七层。从外部看,整座花塔像是花朵叠成的一根花柱,塔顶则像一朵花蕊。从空中俯瞰,整座塔就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被街坊称为“花塔”。
花塔正面朝东,是仿楼阁式砖木结构,塔身除斗拱及楼层、栏杆用木制外,其余大部分用砖砌就。据寺内工作人员介绍,花塔原是青砖外墙,民国时期重修,将外墙刷成了灰白色,此后就一直延续。别看外墙是石灰,里头可是另有乾坤。2000年修葺花塔时,塔壁间曾发现印有“广州净慧寺宝塔砖劝首林主簿并转运司监劝史首王”的砖铭,原来,整座塔的砖头居然全是北宋时期的。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进入塔内,只见每层塔身外层都有回廊围绕,各层层檐以碧绿色琉璃瓦覆灭顶,檐顶微翘,形如飞鸟展翅,八个檐角每个都悬挂着铜制的吊钟。而楼梯穿过塔壁,幽深的楼梯上还有层层叠叠、具有规整几何花边的楼梯顶,就如往下倾斜的拱门一般。对此,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办公室主任尚杰告诉记者,这种楼梯顶在古塔建筑中普遍存在。
登花塔有诀窍:上塔顺时针,下塔逆时针
据介绍,花塔的楼梯和楼层都有“机关”。如绕着塔身外层回廊逆时针走,要整整走完一圈,才能找到正确上楼的楼梯。回廊中有数个入口通向塔内,记者进去一看,发现这里就是所谓的“暗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登花塔有诀窍:“上塔顺时针,下塔逆时针。因为塔有八面,人进入塔中便好似进了八阵图,绕完八面才能找到上楼的梯口。”
二层以上外廊的木栏杆是仿宋式斗子蜀柱勾栏式,木材大都为宋代留下来的。这些木材要在桐油里长时间浸泡,使之变沉变实,才能不易点燃,也能保存很久。但一旦起火,火势就难以控制,是一把“双刃剑”。
在塔心室,记者看到了花塔最珍贵的部分——千佛柱。这是一根矗立于塔端中央的塔心柱用铜柱,表面贴金箔,柱身密布1033尊浮雕小佛像,如同一根冲上云霄的“定塔神针”。千佛柱铸于1358年,高9.14米,连同塔顶上的金色火焰宝珠、双龙珠、九霄盘、覆盘和8根铁链等整串构件,重逾5吨。
登塔凭栏远眺,珠水绵延、绿树成荫,让人心旷神怡。北宋时期重建的花塔,在数百年的岁月中都是城中的最高点,称得上广州历史最悠久的地标。
王勃曾在此塔留下绝笔作
苏东坡也留有“六榕”墨宝
六榕寺山门上有副对联,上联“一塔有碑留博士”,下联“六榕无树记东坡”,分别记述了六榕寺与唐宋两位著名的大文豪的渊源。“东坡”指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博士”则指“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王勃的《滕王阁序》广为人知,但其曾在花塔留下绝笔作,却鲜有耳闻。花塔南面有一条碑廊,第11篇碑刻便是王勃写下的碑记《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共四块,重刻于1992年。据记载,这篇文章原被刻于碑石竖在花塔旁,但清代时,石碑失传。
王勃为何会为花塔写碑记?原来,675年,王勃出门探望在外地为官的父亲,途经广州时,适逢宝庄严寺舍利塔刚修葺一新,寺内僧人请他撰写重修碑记,王勃欣然题写了3200字的《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这是中国文学史上至今已知的最长的塔铭文,也是研究寺塔历史沿革的重要史料。遗憾的是,在写下这篇碑文的第二年暮春之际,王勃拜别父亲王福畴,乘船回乡,却在南海遇到飓风,王勃不幸溺水惊悸而死,年仅26岁。而他的遗作《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也永远留在了广州。
400多年后,另一位大文豪苏东坡也在此处留下了墨宝。110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岭南的苏东坡获得大赦,奉召回京。他途经广州时,见寺院中有六株榕树,绿叶如盖,盘根错节,气势不凡,书下“六榕”二字,落款为“眉山苏轼题并书”。苏轼所书“六榕”手迹,成为六榕寺的一件重要文物,也让“六榕寺”这个别名在民间口口相传。1874年寺庙再次重修,广东巡抚张兆栋撰写了《重修六榕寺佛塔记》,正式改名为六榕寺。
如今,六榕寺内已看不到苏东坡所见的六株榕树,但为纪念苏东坡与六榕寺的渊源,后人又补植了榕树。花塔檐下挂着一块木刻匾,上书“六榕”二金字,据说,手迹刻在一块木匾上,明代时就已腐坏,现在的牌匾是拓印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