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十字魇镇图》:文化汇流的一朵浪花 (组图)

《十字魇镇图》:文化汇流的一朵浪花 (组图)

2019-01-24 22:00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李熊熊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图2残破瓷碗

图2残破瓷碗

引文中值得关注的是这两条:“以竹钉十字钉之”“以箸十字安在上”。这种以“十字”魇镇的方法不知起源于何时?很有可能就是受元朝藏传佛教“十字杵”和基督教“十字架”的影响而产生的。由于朱权生活的年代比成化稍早,成化瓷器纹样受其所记“魇镇”文化的影响是极有可能的。

明代万历年间再次有基督教传入,并一直延续至今天。在传教的过程中,“十字架”驱魔镇邪的功能也再次被基督教会强调。如《利玛窦中国札记》就记述过这样的故事:上海教会有信徒在领洗之前烧掉所有偶像,于是魔鬼开始报复他,后来神父给了他一个十字架放在家里,从此就不闹鬼了。长期在福建传教的传教士艾儒略对“十字架”的驱魔能力,有过这样一个解说:“圣架者,实天主降生救世之具,为鬼魔所极畏者乎!”可见,传教士对“十字架”驱魔镇邪功能的宣扬,既有传播宗教的需要,也有更好地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考虑在里面。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图1这幅瓷画上的“十字杵”纹样,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它不是偶然出现的产物,而应该是一种精心的设计。实际上它是藏传佛教“十字杵”、基督教“十字架”与中国传统魇镇思想交融在一起的产物,目的是要制造出一个强强联合的“魇镇”图符。据此性质,我们可以将它起名为《十字魇镇图》。

“十字架”与“十字杵”作为宗教圣物,怎样绘制原本是有严格讲究的。在《十字魇镇图》中,“十字架”与“十字杵”之所以可以进行如此的搭配,是因为它们原本的宗教意义已经明显淡化。这种本意淡化引起画法变化的现象我们在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到。比如,明清瓷器上大量的“十字杵”纹样,画法随意,样式多变,都与工匠已经不再计较它们原本的宗教意义有关。

《十字魇镇图》作为一幅中国化的巫术图符作品,上面的“十字杵”和“十字架”已经融入中国传统“魇镇”思维体系,成了中国“魇镇”图符的组成元素。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