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有134座历史文化名城。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和发展中重焕生机与魅力,另一些却由于“大拆大建”“搞房地产开发”“拆真建假”而遭到毁灭性破坏,致使名城历史文化价值蒙受无可挽回的损失。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部分保护不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通报》,对山东省聊城市、山西省大同市、河南省洛阳市、陕西省韩城市、黑龙江省哈尔滨5个城市因保护工作不力致历史文化名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予以通报批评。对于承载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记忆的历史文化名城,究竟应怎样认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处理好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关系?
不能拆真文物建假古董
一提到历史文化名城,人们就会自然而然想到其中一定保存着丰富的文物,拥有着成片的历史建筑,或是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都经历了千百年的漫长过程,留下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藏着一幕历史往事、一段动人记忆。”长期从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中枢介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遍及全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作为传统历史文化载体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但经受着历代风雨的侵蚀,而且有些遭到人为的破坏和摧毁。
2017年至2018年,住建部联合国家文物局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开展评估检查。通过评估检查发现,5个城市在保护工作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山东省聊城市在古城内大拆大建、大搞房地产开发,山西省大同市、河南省洛阳市在古城或历史文化街区内大拆大建、拆真建假,陕西省韩城市破坏古城山水环境格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搬空历史文化街区居民后长期闲置不管。
“长期以来,不少地方对真正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遗存不上心,疏于保护甚至随意拆除,为建设让路,但与此同时又不惜筹措巨资打造‘古镇’‘古城’。这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凸显出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少地方存在政绩观不端正,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过度依赖商业化运作,追求短期效益等只重眼前利益、不看长期发展的错误倾向。”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总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委员宋晓龙表示。
“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建筑都是饱含历史信息的资源,是历史的‘活化石’,对待历史文化遗存,要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有的历史城区中不恰当地拓宽马路,突破规划的控制高度,破坏古城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使城市失去个性,失去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应有品质。一些地方仍热衷于造假古董,搞仿古一条街,不惜拆掉真文物、真街区,还错把这当成名城保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张广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