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林之源  

 

  • 古典的复兴:溪客旧庐藏明清文人画研究(组图)2018-11-14

    王时敏《为简庵作山水》轴,纸本水墨,99厘米×42.5厘米,1653年十五世纪中叶,吴门地区的画家承接古代大师的衣钵,创立了区隔宫廷与浙派的新风格,并开启了一场跨越几个世纪之久的“文艺复兴”。中国绘画史中的艺术家通过对古典风格的追溯,创造了多种艺术流派与风格,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十五世纪中叶,吴下的文人画家们厌倦了明初以降的宫廷绘画和浙派山水,将目光投向元代,意图以赵孟頫等人的方法建立一种新的画风以区隔北京的趣味。在经过了杜琼和刘珏等前辈画家的积淀后,苏州一带逐渐形成了以沈周和文徵明为领袖的新画派。苏州的上层文士如王鏊、吴宽等将此画风推介给京城的知识界,而使吴派风格播散至全国,并逐渐形成风尚...

  • 2019 迎春——山魂·李宝林艺术展(组图)2019-02-11

    策展人:杨俊茹开幕时间:2019年1月28日15:30展览时间:2019年1月28日—2月28日展览地点:珠海诚丰美术馆主   办 | 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珠海市美术家协会珠海画院 协   办 | 珠海诚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广东诚丰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珠海光大国际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法国圣诺酒庄承   办 | 珠海诚丰美术馆李...

  • 当陈淳的花鸟笔意遇见髡残《禅机图》(组图)2020-06-10

    知名文化老字号朵云轩2020年将迎来创建120周年,朵云轩集团将于2020年9月举办“大美朵云丨朵云轩一百二十周年藏品特展”,在朵云轩艺术中心公开展出。这些展品中,部分曾亮相于重要展览,亦有从未公开展出之作。本文叙述的是陈淳《玉堂富贵图轴》里的花鸟笔意与髡残《自跋禅机图卷》中禅宗执于不执的佛性表征。陈淳《玉堂富贵图轴》倘若提及明代花鸟绘画,必有“青藤白阳”之说。青藤自然指的是徐渭,白阳就是陈白阳,即陈淳(1484-1544),字道复,以字行,别字复甫,号白阳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花鸟画家。少从文璧游,以书画擅名,诸生,绝意仕进,教授自给。陈淳对经学、词章都有颇高造诣,早年师法元人笔法...

  • 融宋入元,南宗正脉——王鉴绘画艺术略论(组图)2013-12-23

     

  • 中国美术家名山古寺行写生、创作活动方案2014-08-28

       为了继承传统文化精华,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强大助力,大力发掘、研究、弘扬佛教艺术,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国的佛教美术以石窟及寺院美术为代表。中国是世界上佛教艺术最为发达的国家。它持续时间之长、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超过任何受佛教影响的国家,甚至包括佛教及佛教绘画的故乡——印度。佛教在中国的长期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同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特别是在文化方面,同中国的哲学、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各个领域,相互渗透和融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

  • 美学泰斗宗白华:谈 意 境(组图)2015-07-07

    龚定庵在北京对戴醇士说:"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西山的忽远忽近,不是物理上的远近,乃是心中意境的远近。溥心畬 画作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中国绘画的整个精粹在这几句话里。恽南田题唐洁庵的画说:"谛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在四时之外。将...

  • 灵性与砥砺的融合——记书法家林中阳(组图)2015-05-13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青年书法家林中阳从古城西安来到北京。他希望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在京城闯出一片新的天地,用自己对书法的执著抵达事业新的境界。 林中阳1957年生于甘肃民勤县,那是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两大瀚漠的交汇处。他少时家境贫寒,从小学、中学直到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他一直把摹写 书报等印刷品上的汉字作为生活中的惟一乐趣。没有墨,便用红土和水,在砖块上写;磨秃了笔无钱再买,干脆就用手指在沙子上写。刚刚恢复高考的1978年,林中阳考上了省内一所医学类专科学校。一次进学校图书馆,中阳偶然发现了一本书法大家柳公权的楷书字帖,他真是欣喜若狂。 因为那是他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字帖。从此,每日临...

  • 明代瓷画“海马图”的意象来源(组图)2017-04-11

    图一众所周知,马是一种在陆地上行走的动物。然而在明代的瓷器纹样中,却有一种怪异的画法:马在水面上欢快地奔跑(图1、图2)。这种违背常识的画法,是要表达什么特定的意思吗?是的。此图所要表现的不是普通的马,而是传说中的神马!明人认为的神马是有历史渊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想像中的神马,有两种主要的传说作为依据。一种是“海马”,另一种是“桃林马”。将传奇性的神马称作“海马”,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存在。我们可以在先秦的《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看到早期的相关记述:“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騊駼’。”“騊駼”是传说中善走的神马,因产于“北海”,故称之为“海马”。到隋唐时,“海马”的传说有了更加具体的版本。...

  • 2024甲辰龙年——著名书画家任勤林元旦特刊(组图)2023-12-27

    艺术简介任勤林,字棠卿,山东广饶人。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国画院副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山东省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多次担任国家、省级美展评委。其作品《黄河入海流》(5米×10米)悬挂于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理事会青岛峰会主会场,《太行丰碑》、《黄河之水天上来》、《中华泰山》、《黄河入海流》等悬挂于全国政协礼堂、国家方志馆、山东省委大楼等场所。多幅作品被美国、日本、韩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机构或友人收藏,多年来经常参加和组织全国、省、市重大美术活动,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

  • 陈有杰《园林写生画展》(组图)2023-01-09

    ——观军旅书画家陈有杰《园林写生画展》有感文 / 著名评论家 阿林中国画提倡写生,古来有之。至于源于何时?尚待考。北宋赵昌《写生蛱蝶图》问世,其间秋花虫草,彩蝶翔舞,栩栩如生。试问?画家能对着那些翩翩起舞的蛱蝶写生吗?古人写生是写其生命,是写出对自然对生命的关照和体验,而不是时下我们单纯西洋式的焦点透视写生,结果到园林写生时,一不小心画成建筑效果图或西洋风景画,远远没有园林的半点情致。“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这是陈有杰在创作此批《园林写生画展》作品时十分注重的!明沈周在题画中论及写生时说:“写生之道,贵在意到情适,非拘于形似之间者”;清杨晋说:“写生神韵为上,形似次之;然失其行,则亦不必问其神韵...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曾永松(组图)2020-02-18

    【画家简介】曾永松,广东龙川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专业,早年随广西画家谢嵩毓先生学习花鸟画,1996年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班、2016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博土生导师张立辰写意中国画高级研修班。擅长山水、花鸟画,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市、国家级美展并获奖。原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客座教授,河源市美术家协会创会副主席。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员、中国画院画家、河源市美术家协会顾问、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中国画课程教学、创作与研究工作,曾获广东省南粤优秀美术教师、河源市文艺山花优秀美术奖、河源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首届当代百名最...

  • 2020年特别推荐当代艺术名家——林小枝(组图)2020-10-23

    林小枝艺术简历画作远播世界多地及中国数十个城市,多次获奖。在海内外各地美术杂志及报刊发表画作及插图数千幅。作品入选《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精英艺术家百人集》、《香港艺术馆档案》。92年获美国世界名人传记协会颁发《世界妇女艺术创作卓越成就杰出女士》证书。2010年出版《林小枝现代画精选集》由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纽约《Nana现代美术馆》,《香港中央国画馆》收藏。现任香港美研会顾问、彩颐现代画研究会顾问,专业画家。为香港女画家林小枝的现代画点赞早在十年前,我曾为香港一位充满传奇的杰出女画家林小枝女士举办了她七十周岁的个人画展,展览主要是总结她数十年从事艺术创作的成果。当时我给予她的...

  • 梁思成故居将整体复建 原址已成一片废墟(图)2014-03-04

    在围蔽物孔眼中拍摄到的梁林故居原址。

  • 且书且茶且建峰 亦美亦爱亦中国2008-11-07

  • 古典的复兴:溪客旧庐藏明清文人画研究(组图)2018-11-09

    十五世纪中叶,吴门地区的画家承接古代大师的衣钵,创立了区隔宫廷与浙派的新风格,并开启了一场跨越几个世纪之久的“文艺复兴”。中国绘画史中的艺术家通过对古典风格的追溯,创造了多种艺术流派与风格,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古典的复兴:溪客旧庐藏明清文人绘画研究》辑录了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近四百年间的七十余件绘画作品和十篇专题论文,力图重构这一时期主流画坛对古典风格复兴的形状。该书由章晖、范景中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特刊发章晖、范景中撰写的代序。白谦慎题书名十五世纪中叶,吴下的文人画家们厌倦了明初以降的宫廷绘画和浙派山水,将目光投向元代,意图以赵孟頫...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