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纲《论洛神赋十三行》、书札欣赏2014-03-19
此五通书札为翁方纲与友人三研主人、匏尊先生的便札。函中没有常见的恭维奉承等客套语,而是开门见山,直接了当。第二札尤为有趣“山鹅研务求拓本付下,则朱君野梅、王君寿对俱有矣”。那意思是,拓本好不拿来,所求野梅及寿对没戏,读后令人莞尔。 翁方纲(1733-1818),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论诗创“肌理说”,著有《粤东金石略》、《苏米...
琥珀仿制品几可乱真 收藏注意鉴别真假(组图)2015-12-18
琥珀雕《张骞乘槎》杯在刚刚结束的“2015中国国际珠宝展”上,琥珀无论是展品数量还是参展商数量,都远超往届。在广州荔湾广场,一楼近过半的旺铺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都卖起了琥珀。一方面是市场热度不减,另一方面却是琥珀的市场价格跌宕起伏、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屡屡发现假货。琥珀市场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壹琥珀行情是涨是跌?主持人:前几年琥珀的价格很疯狂,不断地涨价,商家根本不愁卖。但去年以来,琥珀的价格却一下跌了,但也有人说高档的东西价格并没有跌。到底现在琥珀的真实行情怎样?关分兆:琥珀价格是在2012年开始起步的,2013年价格一下子暴涨起来。到了2013年底、2014年初,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两个全球...
王学浩为李增厚作《梦游天姥图》将上拍西泠印社(组图)2016-06-20
2016西泠春拍 龚自珍等题 王学浩绘 为李增厚作 梦游天姥图诗画卷设色纸本 手卷1818年作引首:110×27cm 画心:133×32cm 题跋:1175×32cm出版:1、《一代名楼•节香楼下》P13-14,广东省中国文物鉴藏家协会。著录:2、《万有文库》第二集七百种定盦文集,商务印书馆,1935年。3、《龚自珍全集》P470-471,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4、《历代题画诗选注》P150-151,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年。5、《龚自珍研究》P20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龚自珍年谱》P108,齐鲁书社,1987年。7、《中国文房书画诗集锦》,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
先有文章 后有翰墨(组图)2020-12-11
近期,由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以唐宋八大家为主题的文物展备受关注,展览集中展出了与这八位文豪有关的书画古籍等文物共115件,除了辽博馆藏的84件外(其中有20几件是首次展出),还有来自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馆等单位的藏品,亦称得上是举国之力。清 唐宋八大家像 (从左到右依次而下为:韩退之像、柳宗元像、欧阳修像、苏洵像、苏轼像、苏辙像、曾巩像、王安石像)国家博物馆藏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流传至今的大书法家多是书法造诣深厚、影响深远的一代宗师,他们的书法被后人临摹,成为圭臬。人以书传者是也,同时还有一批“书以人传者”。唐宋八大家书名以其文名而彰,他们的翰墨紧紧地与...
龙美术馆开西岸馆 《功甫帖》最吸引眼球2014-03-28
虽遭艺术家本人叫停 央美依然推出基弗展(组图)2016-11-21
原标题:这场国际大展,真心有点囧“基弗在中国”?基弗不在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前天推出一个国际大展,展品的创作者安塞姆·基弗并未随展览来华。这位71岁的艺术家,这些天在中国的艺术圈“刷屏”了。此番是这位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但基弗本人在展前两天却出面“叫停”,而深陷争议漩涡的央美还是如期推出了这次展览。相比于那些“堂堂正正”的展览,这一次展览虽说不违法,也不违规,但还是有些许“囧”的味道。基弗本人叫停中国首展“基弗在中国”大展,从启动到最终实现,历经大半年时间。其间,合作机构数度易主,就连展览首站的地点也变戏法般地从深圳移师北京。尽管“剧本”频频调整,实在令各方头疼,但出于这是...
书画中参透中国园林的消夏之道(组图)2020-08-14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苏轼这首《洞仙歌》,讲述的是五代时期后蜀君王孟昶与爱妃花蕊夫人,在宫苑里消夏避暑的故事。花蕊夫人住在临水的殿阁中,凉风从水上吹来,掀开绣帘,屋内顿时芳香满溢。月光趁机自帘间透入,仿佛也被花蕊夫人吸引,前来一窥国色。这对爱侣被花香和明月唤醒,起身到园中携手漫步。夏夜寂寂,时见流星划过银河,美好的风景愈令人感慨年华的飞逝。孟昶和花蕊夫人居住的水殿位于摩诃池边。这座水池又叫龙跃池或宣华池,环池建造了许多宫殿楼阁,是后蜀规模最大的宫苑。炎炎夏日,热浪蒸熏,山水环绕、花木掩映的园...
鉴微品翠:解读翡翠龙造型(组图)2013-01-22
细糯种阳绿缅甸翡翠龙腾四海挂件 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坤乾。龙是神话中的神兽祥物,传说龙能隐能显,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兴云雨、利万物,象征着王者至尊、至高无上。悠悠上下五千年,龙这“鳞族之尊、众兽之君”,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文化的凝聚和积淀,身为龙的子孙,龙的传人,是令人奋发与自豪的荣耀,然而我们这龙的传人,对龙又了解多少呢? 翡翠王朝中的龙牌数不胜数,形态各异,或有鳞有角,威猛大气;或无鳞无角,舒展自如....。.或曰龙形百变,但细细考究,其实每一种形象的龙都有不同的名称和意义,《广雅...
美女记者“点亮”两会(组图)2013-03-06
3月2日7时20分,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全国人大代表乘坐列车抵达北京西站,成为首批抵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京外代表。这是记者在采访代表。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新华社照片,北京,2013年2月28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采访报道的记者开始领证2月28日,两位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采访报道的女记者在全国政协展示刚领到的记者证。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3月3日(星期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开幕会。中国网记者现场采访。中国网记者杨佳摄影 &nbs...
上海博物馆历代书法更新(组图)2020-01-14
上海博物馆近日完成了历代书法馆本年度第二次常设展览的策划与布置。据悉,此次展览沿袭书画常设展将首次亮相、久未露面以及用于特展的佳作融入常设展内的思路,新增书法精品、新品共计九件。其中,《淳化阁帖》中的王羲之远宦、蜀都诸帖、元代杨维桢募缘疏、明代祝枝山和陶诗,南田画跋均是首次在书法馆常规展中展出,此外还有北宋苏轼《行书答谢民师帖卷》、明代王宠小楷《包山集》、清代金农 《隶书录赵构女史箴轴》、吴昌硕《行书七言诗轴》等。以下为部分展品介绍。上海博物馆历代书法馆位于三楼,是国内完整呈现历代书法真迹的常设展厅,系统展示了从商代到清代的中国书法艺术历史轨迹,呈现了“篆隶行草楷”的各种书体,展框、自动感应的...
百件意大利珍贵文物进京展出2014-08-06
贡多拉的铁件 说到水城威尼斯,就不能不提到贡多拉。这次展览展出了一件珍贵的实物和两件模型。 唯一的一件实物是贡多拉船尾的铁制装饰,它制造于十七世纪上半叶,完全是由铁雕刻而成的。铁雕画面上有龙、狮子、半人半马等各种图案,证明了威尼斯当时在金属制造艺术的手工艺领域已达到的精致和熟练程度。 贝利尼介绍,贡多拉船用木材制成,为了保持行驶中的平稳,通常使用两个金属装饰分别安装在船头和船尾。这种铁器在威尼斯建城之初就确定了它独特的形状,上部令人联想起总督的角帽,下部的小拱形与里阿尔托桥相似。前部分割成六个部分,象征威尼斯城市的地理分区。铁器的卷曲形状并...
古代文人约“爬梯”(组图)2018-08-14
通常情况下,人是必须要天天吃饭的。因而,饭局就成了人们交际和应酬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饭局太多了,如楚汉的鸿门宴,三国时期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江东群英会,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饭局决定了时局,觥筹交错间刀光剑影、危机四伏,人与人之间的较量,让一顿饭变得惊心动魂。到了文艺圈,饭局就换了格调,变成了雅集。雅集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最独特的景观。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历来就有“以文会友”的传统,“或十日一会,或月一寻盟”。文人墨客们聚在一起,诗酒唱和、丹青品评、激扬文字、畅叙幽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惬意、放松,极尽风雅之...
帝王家的盆景 壕出天际(组图)2018-07-09
银镀金累丝长方盆穿珠梅花盆景说起盆景,首先想到的通常都是花草类的。你知道文玩也能做盆景吗?其实文玩盆景并不是近几年的新兴产物,早在几百年前,我们的“前辈”们就已经开始欣赏了!这些用了大量宝石制成的“文玩盆景”,原本只是存在于故宫,供皇室观赏。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红宝石梅寿长春盆景錾金委角长方形盆,盆上敞下敛,略呈斗形,其口沿錾如意纹,口沿下凸起如意云纹一周,盆腹以万字雷纹锦为地,凸錾“寿”字一周22个。盆中主景为梅花树,铜镀金树干,翡翠小叶,红宝石花瓣,宝蓝心、金蕊,意态生动。树下衬以青金石和白玉制的湖石、嵌宝石灵芝、玉叶珊瑚珠万年青、点翠叶玛瑙茶花以及小草等,置景...
书画之中 瓷片之上(图)2019-07-04
明代嘉靖瓷画《文会图》局部图中所示这块瓷片,高10、宽7厘米,呈三角形,是明嘉靖年间的一只瓷碗边缘上的一块。瓷画上有二人对弈,人物形象及场景营造,采用简笔画法,线条准确,生动鲜活,它应该是宋徽宗时期“文会图”所残之局部。画意充分表现徽宗院画精致明净的风格。我在《明式古画》上见过宋徽宗题诗格的“文会图”,宠臣蔡京也在画上留下题跋,以此作为帝王统治下人才云集的象征图像。画上,环桌而坐的文士,正进行着茶棋会。宋徽宗称此图为“文会图”,但应与唐代以来“十八学士”的主题有关。可能是当时摹写古代画作后,加入北宋元素的“改编”之作。《文会图》(原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容描绘了北宋时期文人雅士品茗雅集的...
书画之中 瓷片之上(图)2019-07-04
明代嘉靖瓷画《文会图》局部图中所示这块瓷片,高10、宽7厘米,呈三角形,是明嘉靖年间的一只瓷碗边缘上的一块。瓷画上有二人对弈,人物形象及场景营造,采用简笔画法,线条准确,生动鲜活,它应该是宋徽宗时期“文会图”所残之局部。画意充分表现徽宗院画精致明净的风格。我在《明式古画》上见过宋徽宗题诗格的“文会图”,宠臣蔡京也在画上留下题跋,以此作为帝王统治下人才云集的象征图像。画上,环桌而坐的文士,正进行着茶棋会。宋徽宗称此图为“文会图”,但应与唐代以来“十八学士”的主题有关。可能是当时摹写古代画作后,加入北宋元素的“改编”之作。《文会图》(原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容描绘了北宋时期文人雅士品茗雅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