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袁熙坤  

 

  • 范明良国画作品欣赏2009-08-28

    范明良蝶恋花    当我曾经的初中美术教师、画家朱高坤先生将一幅工笔人物画展示在我面前时,习习古风给了我特有的视觉冲击力。可不是?画中红楼仕女造型生动,色彩绚丽,且用线飘逸,其超脱、其文静、其阴柔、其典雅跃然纸上。我知道,把人画得漂亮并不难,难在画出人的内心世界、精神气度。这幅仕女图活画出仕女的眼睛,那深情的一瞥,有如洞穿世事般的魅力,使之美而不媚,充满智慧。    尔后,当我知晓这是朱高坤先生的弟子、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上虞舜杰书画院院长范明良的画作时,我惊诧了。因为我知道,画工笔画,须有定力——这对...

  • 明清时期紫禁城怎么供暖(组图)2015-11-27

    北京一场大雪,故宫“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的美景,让网友们感念,如果能漫步其中,该多美妙。一组“穿越照”《陪哀家看雪》瞬间将时间拉回到了镶黄时代,大赞其美的时候,你可知道,明清时,一年内北京约有一百五十余天都是寒冷的天气,最冷时气温可达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在那个没有暖气、没有电热毯、没有暖宝宝的时代,生活在紫禁城里的皇上嫔妃、皇子皇孙以及宫女太监们是靠什么度过这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季呢?紫禁城抗寒第一道防线——火墙明清两代定都北京,所以御寒也成了一大问题。但是我国古代的建筑师们堪称绝对的能工巧匠,他们在建筑上施展“魔法”,利用墙壁为紫禁城“供暖”,抵御数九寒天。紫禁城内的建筑,通常以院落为单位,每...

  • 董其昌缘何将黄公望看作“寄乐于画”的开创者(图)2018-11-22

    明代董其昌晚年之作:《山居幽赏图》董其昌倡导“字可生画不可熟”晚明,将“黄公望热”推上顶点的是有着京官与书画家双重身份的董其昌(万历十七年,董其昌中进士,并入翰林院,后还担任过南京礼部尚书,不过因为当时朝政不稳,董其昌多次出仕又多次辞官)。这也与明晚期的社会思潮有关。当代著名学者朱良志先生说,“明代中后期禅宗思想流行,崇尚狂禅的风气在士大夫阶层蔓延开来,儒家温柔敦厚的哲学受到极大的冲击。这股文化激进主义思潮就是以怀疑传统和拷问经典、 宣泄个性为其根本特点的。”在这股文化激进主义狂潮之下,“尚奇”之风笼罩晚明。著名戏剧家、《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说:“文章之妙,不在步趋形似之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

  • 轻舟已过万重山——看历代名画中的那些小舟 (组图)2015-11-02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孤舟一系故园心。▲ 晋代 洛神赋图第一卷(局部) 顾恺之▲ 隋代 游春图(局部) 展子虔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局部)《江 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唐棣(款) 1351年作 朔风飘雪图(局部)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五代 《潇湘图》(局部) 董源《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寒江独钓图》 宋 马远_ueditor_page...

  • 这些文物见证了鉴真东渡,见证了常熟太仓等地与海上丝路之缘(组...2018-09-29

    西晋青釉堆塑人物楼台谷仓罐,常熟博物馆藏9月28日至12月20日,“万里江海通——江南与海上丝绸之路特展”在江苏常熟博物馆D1、D2展厅举行,展览由常熟、江阴、张家港、太仓、吴江五地博物馆联合举办,遴选展出五地馆藏文物130多件,讲述江南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不解之缘。亿万年前,海洋孕育了生命之源,千百年来,海上丝绸之路串联着世界的经济与文化,古老而又神秘。“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重要的商贸航路,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同样也是东西方进行跨民族、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之路。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五代 越窑系青釉花口盏、托,常熟博物馆藏江南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

  • 清华美术学院举办“黄秀金扎染艺术作品展”(组图)2012-11-20

        清华新闻网11月19日电 11月14日上午,由中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委宣传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延边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黄秀金扎染艺术作品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图为作品《白鹤仙女》。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民族出版社社长禹宾熙,韩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院院长金辰坤,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美术学院原院长王明旨出席大会,清华美术学院副院长苏丹、延边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成光虎、黄秀金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著名...

  • “墨韵精鉴——中国当代名家李晓松、田娟、杨秀泽国画精品展”在...2015-12-10

    开幕式现场“墨韵精鉴”由何家英老师题词,遴选了现代实力派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李晓松,田娟,杨秀泽 三位画家齐聚一堂。他们的艺术作品,风格独特,个性鲜明,均在现代画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不断革新,以独辟蹊径的取材,创新的技法,以丹青之笔描绘当下多样世界。本次展览,画者的笔端流溢出的个性与灵气,并加上技法与精神内核延续基础上为观赏者呈现国画的独特面貌。展览包括人物,花鸟,山水门类,不同风格,各种派系,瑰丽人物或重山浅水或清野花鸟纷纷铺陈开来,将为观展者奉上独特的艺术盛宴,对于观展者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件好的艺术品,不单能代表艺术家的灵魂,同样能代表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灵...

  • 民国瓷器的分类及几点辨伪方法(图)2016-08-22

    民国瓷器总的来说技艺并不高超,但是“居仁堂”、“解斋”款识的名瓷堪称千古绝响,被学者称为“中国瓷业史上一朵复兴之花”。民国瓷器存世量较大,常见瓷器有以下几类:1、仿古瓷。民国仿古瓷是中国历史上高峰期之一,常见的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的白瓷,仿宋代汝、官、哥、定、钧窑,以及元代的瓷器和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器居多,而最流行的是仿雍正、干隆的瓷器。2、日用瓷。民国日用瓷以青供给、粉彩为主,这类瓷器虽然继承了晚清瓷器的风格,但其造型较晚清瓷器纯朴自然,以简单和平直的造型为多见。3、洪宪瓷。民国时期随着封建帝制的灭亡,“官窑”已成为历史名词。袁世凯称帝后,19...

  • 弘毅——王赫赫作品巡展(北京站)在炎黄艺术馆隆重开幕(组图)...2018-01-21

    展览开幕式现场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炎黄艺术馆共同主办的“弘毅——王赫赫作品巡展”(北京站)于2018年1月20日(星期六)下午3:00在炎黄艺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300余幅作品,包括传统题材的文人画,现实题材的写实性绘画,以及部分山水写生和书法作品。比较全面的展现了王赫赫近年来的学术思考与艺术面貌。展览期间,受到业内专家及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开幕式当天,王赫赫的博士生导师邱振中先生提前告退文联活动,赶到展览现场,在画展主角王赫赫的陪同下参观展览,在观看完展览后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王赫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教授,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_ueditor_pa...

  • 刘宇一油画人物作品欣赏2014-12-16

    刘宇一,1940年生,江苏南京人,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擅长重大历史题材油画,代表作有《博爱颂:人类千禧交响诗》等。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宇一艺术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等七所大学的客座教授,美国萨凡那艺术设计学院(国际艺术大学)人文学荣誉博士,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代表作品:《良宵》、《良辰》、《伟业千秋》、《开国盛典》、《人民万岁》、《八一颂》、《初春》、《共铸乾坤》、《借火》、《借火》、《潮》、《天路》、《和平颂》、《和声》、《四季怡乐图》、《女娲之歌》、《瑶池会仙图》、《奥林匹克颂》(长122米、高5米)、《造物者》、《雨后漓江》、《渔...

  • 大爱有痕——钱镜塘捐赠文物精品展”在嘉兴博物馆展出(组图)2022-10-12

    钱镜塘是中国书画收藏大家,一生笃爱金石书画。抗战时期,他携藏画避居上海,这其中就有国之重宝五代徐熙的《雪竹图》。他一生先后向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嘉兴博物馆、海宁市博物馆等 11 家文博单位捐赠文物3900余件,其中嘉兴博物馆获赠119件。为致敬钱镜塘先生捐赠义举,近期,嘉兴博物馆推出“大爱有痕——钱镜塘捐赠文物精品展”,在展示书画文物的同时,也让人们一睹这位“江南第一藏”的旷世风采。钱镜塘旧藏五代 徐熙《雪竹图轴》上海博物馆藏(非本次展品)钱镜塘(1907—1983)名德鑫,字镜塘,晚号菊隐老人,海宁硖石人,中国书画收藏大家。钱镜塘自幼受祖父和父亲熏陶,善画,能治印,爱好诗词戏曲。上世纪...

  • 心游太古,胜景平分 ——赵耿先生书法、篆刻艺术(组图)2023-03-09

    赵耿篆刻  佛肖形赵耿篆刻 欢喜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汉阳赵耿先生,先世赵种青、赵荣煊、赵少石、赵熙文皆艺文德性负盛名者。赵耿先生蒙泽受教,禀纯和之德,究诸艺事,深心以著,书画印俱叹观止矣。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赵耿篆刻  薛林兴赵耿篆刻  汉阳赵耿之印以“致中极和”者,喻书画之道,千古之的论也。故学问之事,内求于德,以广大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外显于艺,以宏远博厚,追古昔而为大雅。赵耿先生自江城至京城,望楚台上望江天,古琴台前会古贤。承晴川以北游,寄京华于南郭。怡养坚正纯德之性,梦云枕石倚兰蕙之香,奏刀挥笔...

  • “墨映星辉耀”东方水墨艺术邀请展开幕(组图)2023-12-04

    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水墨实验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特展——“墨映星辉耀东方”水墨艺术邀请展于2023年11月26日下午15:30在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开幕。来自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创办、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东华大学等重要政府机构、文化艺术发展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代表以及特邀艺术家、收藏家和企业代表莅临开幕式现场,祝贺水墨实验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和展览开幕并为开幕剪彩。开幕式上举行了隆重的“水墨实验研究专业委员会”揭牌与委员会研究成员聘书颁发仪式,东华大学副校长李炜、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李俊代表东华大学接受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杨晓阳主席...

  • 魏定南故居被列入“中国名人故居”(组图)2019-05-15

    湖南邵阳隆回司门前(原邵阳县金潭)魏家塅历史悠久、人文蔚起;乾隆戊午(1738年)到光绪已卯(1879年)的141年间,出过文武进士3人、文武举人15人、拨贡9人、秀才廪生近70人,现在的博士、硕士、学士难以计数。我外婆的爷爷定南公就诞生在这里。魏定南(1861-1945),字丙荣,魏家塅人,魏源 和魏光焘 的同族晚辈  。曾任电白和泸溪二县知县,光绪年间官至知府,民国年间为宝庆县议会议长。著有《听桔轩稿存》二卷[7]; 楹联一道堪称海内一流,久享盛誉。其楹联“题湖南临武学署”入选在《民国对联三百副》中,同时入选的还有王闿运、马相伯、吴昌硕、严复、徐世昌、康有为、袁世凯、谭人凤、岑春...

  • 圆明园七流失柱基如何回归引争议(组图)2014-02-14

    黄怒波 ■商人黄怒波捐990万元人民币翻修挪威某博物馆中国馆换回文物安置于北大 黄怒波小传 1956年,黄怒波出生于兰州,两岁时举家搬至银川。他的父亲是军人,因为和上级发生口角,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在狱中自杀。独自支撑起家庭的母亲不久后也离开了人世。黄怒波自言从小便有了“狼一样的性格”。 1973年中学毕业后,黄怒波到宁夏农村插队。1977年,他获得了宁夏唯一一个北大招生名额,进入北大中文系学习。1981年毕业后,黄怒波进入中宣部工作,29岁时任中宣部党组成员、干部局处长。1990年,黄怒波离开中宣部,进入中国市长协会工作,1995...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