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笔画的笔墨和色彩(组图)2015-02-03
浅谈工笔画的笔墨和色彩 远古的帛画,以线赋彩,成为中国工笔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祖先们在生活和劳动实践中不断完善绘画手法,逐渐形成了双勾填彩、双勾细染的画法。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工笔画发展的重要阶段。以莫高窟为代表的壁画,无论是富丽的色彩或是浓厚的宗教题材,都体现着先贤们娴熟的工笔表现手法。唐代的工笔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吴道子、张萱、周昉当为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其工笔人物画线与墨、线与彩的完美结合至今令人叹为观止。宋徽宗赵佶喜爱绘制工笔花鸟画,改革了画院体系,提高了宫廷画家的地位,建立了画学制度,从而使院派工笔画,达到了历史上的辉煌期。工笔画走向民间当在元、明、清时期,尤以明清后,由于诸多因...
“刻图化民”,看陕地明清石刻线画中的信仰世界(组图)2022-05-25
明、清两代是石刻线画发展历程中的变革时期,体现出将正统思想中儒、道、释与民间信仰相结合的鲜明特征,出现了刻图画、宗教画、寓意画和风俗画等多种类型。明代,石刻线画在延续宋代济世刻图传统的基础上,兴起了借用图像传播教化思想的寓意画、名人圣像等新类型。清代又塑造出多种神道鬼怪、降魔捉妖、祈福延寿的人物形象,借景抒怀的独幅山水画、花鸟画盛隆一时。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众多石刻收藏品中,石刻线画独具特色,在艺术学、图像学、历史学、民俗学和宗教学等多个领域均具有极高价值。然而,长期以来这批石刻线画没有被公众所熟知。澎湃新闻获悉,“刻图化民——陕西明清石刻线画中的信仰世界展”近日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立...
谈清代书画收藏家安岐的家世(组图)2013-03-18
赵涌在线谈收藏:年轻人如何不贱卖手上的老银元2018-03-2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富人阶层人口不断増加,钱币收藏也因此大热起来。民间对钱币收藏还流传着一个顺口话:纸币赛黄金,奇珍异宝不及连体钞中的大炮筒。不少钱币收藏专家也表示,收藏有价值的钱币,尤其是近代机制币中的一些珍稀龙洋和军阀币,将来的升值获利空间将不可估量。纵观当下各类纪念币、纸钞或是其他各类型的币种,近代机制币以其自身特点和非凡价值正成为越来越多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关注的焦点。根据官方解释,机制币即用机器而非手工制作的各种金属货币,币界俗称之“硬币”。在近代机制币领域中,银元虽不及方孔钱币年代久远,但百年的历史进程,已经赋予了它的文物属性,这些属性集一身的银元,让更多人对它钟爱有加...
圆明园里的文物:它们现在何处(组图)2014-02-21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刘德馨(组图)2021-04-07
刘德馨,男,1934年3月生于南京,195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61年毕业于南京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2006年毕业于嶺东佛学院函授部。现为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南诗画院常务理事、南京名人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画知识大辞典》副主编。著有《论蒋义海艺术》及发表《传统与创新》多篇画论。1997年获“中国书画家研究会首届全国书画大展赛”优秀奖,1999年获“国际书画作品展览”金奖,2000年获“世界华人艺术展”铜奖,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艺术指导委员会共同授于的“世界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刘德馨8岁开始学画,先...
中国绘画历史: 清代绘画2014-12-19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 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 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 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 早期绘画约自顺治至康熙初年。这一时期,文人山水画兴盛,并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追求。...
晚清御窑瓷器将上拍中国嘉德(组图)2017-08-16
气韵——康熙至道光御窑瓷器清乾隆青花缠枝莲托八宝开光万寿无疆大碗直径 D 18.3“大清乾隆年制”款RMB:1,000-2,000春去秋来,嘉德四季49期拍卖会如约而至。本期瓷器工艺品部分,共分为五个专场,即“瓷器”、“咏璧山房藏瓷——四季瓷器夜场”、“百瓷集韵——四季瓷器夜场”、“研濡生香——砚、墨、印及文房诸器”以及“玉器工艺品”,共计拍品两千两百余件。瓷器部分延续了上一期,精心挑选一百件各具特色的精品组成“百瓷集韵——四季瓷器夜场”,仍然以趣味性和可研究性为第一标准,以若干小专题的形式,为各位嘉友呈现四季拍卖的“韵味”。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清雍正青花缠枝莲纹卧...
拓片题识再现朱熹《游云谷诗》真迹(组图)2017-12-07
十五年前, 笔者偶见一份朱熹自书《游云谷诗》书法长卷拓片。朱熹书《游云谷诗》书法长卷分引首、书法(诗及题款)、尾跋三部分。长卷拓片共18页。首页为明太祖朱元璋题引首,书“照古腾今”四字,加盖“洪武御书”印;卷中朱熹自书行草诗文156字(诗129字,题款27字),共10页半;诗文前后盖有篆体“高趣”闲章与“熹”印章,还盖有“河东南转运使印”“晋府口子图书”“商丘宋荦书画府印”“宜兴世家商丘陈淮书画之印”“多宝阁”“宣尉使之图书”等10方篆体、九叠文等印章;卷尾6页半,历宋金元明清,有真德秀、刘克庄、李戡、张伯英、黄溍、袁桷、存仁、干文传、吴廷、宋荦、鲍桂生、李鸿章、鲍源深等13位钜卿鸿...
“鸟谱”、花香、古玉,台北故宫年味浓(组图)2019-02-11
台北故宫北院,来禽图特展展场内台北故宫北院“亚洲探险记特展展场”农历新年之际,台北故宫博物院于华表廊道阶梯,以院藏“鸟谱”为主题设置了春节应景的地贴,期待观众于年节期间走春游台北故宫时,能感受到鸟语花香的气息。同时,新年之际,正在台北故宫北部院区展出的“来禽图—翎毛与花果的和谐奏鸣”、“亚洲探险记—十七世纪东西交流传奇”等,台中院区的“新媒体艺术展”都值得期待。台北故宫博物院方面介绍,为了带给观众更好的服务,2019年开始,台北故宫除完成北部院区无线网路更新,提供快速、畅通的连线供游客使用外,更进一步打造了720°VR环景网站,让民众在家也能透过虚拟网路体验台北故宫典藏的华夏瑰宝。新春喜庆二月...
新媒体加持 台北故宫中“鸟语”“画香”(组图)2019-02-14
台北故宫北院,来禽图特展展场内台北故宫北院“亚洲探险记特展展场”农历新年之际,台北故宫博物院于华表廊道阶梯,以院藏“鸟谱”为主题设置了春节应景的地贴,期待观众于年节期间走春游台北故宫时,能感受到鸟语花香的气息。同时,新年之际,正在台北故宫北部院区展出的“来禽图—翎毛与花果的和谐奏鸣”、“亚洲探险记—十七世纪东西交流传奇”等,台中院区的“新媒体艺术展”都值得期待。台北故宫博物院方面介绍,为了带给观众更好的服务,2019年开始,台北故宫除完成北部院区无线网路更新,提供快速、畅通的连线供游客使用外,更进一步打造了720°VR环景网站,让民众在家也能透过虚拟网路体验台北故宫典藏的华夏瑰宝。新春喜庆二月...
明代文化繁荣 折扇广泛流传(组图)2016-08-25
北宋 赵佶 枇杷山鸟图 纨扇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明 唐寅 枯木寒鸦图 扇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清弘旿设色花卉图扇面 扇首自题:“独坐闲庭看花舞”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南宋 梁楷 疏柳寒鸦图 纨扇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根据汉代班婕妤的题诗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为卖扇老媪书扇的故事,说明扇子在汉、晋时代有的已成为艺术品。长期以来,扇面绘画成为了中国艺术中独特的一种形制,故宫博物院书画组组长潘深亮称:“文人士大夫以在折扇上题诗作画为风雅,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宋代宫廷扇兴盛造型多样在宋代,...
景德镇清珐琅彩瓷的仿制秘史(组图)2015-12-14
由于珐琅彩的高昂价值,在珐琅彩研制成功之后,自清代至民国及至当代的景德镇有一个竞相仿制的过程。然而,清珐琅彩瓷到底是从何时仿制,又如何发展的?笔者认为在清康熙瓷胎画珐琅研制成功之后,在景德镇历史上有三个仿制珐琅彩瓷的过程及时期。清雍正 珐琅彩题诗梅花纹碗(一对)清中期以后:高级技工的“私活”珐琅彩瓷在康熙晚年研制成功,经雍乾二世,达到顶峰,乾隆二十年前后,瓷胎珐琅彩及瓷胎洋彩生产基本上以景德镇为主,这种工艺和艺术形式得以在景德镇生根、 开花、结果。我们知道,为清御窑厂生产的技工、画匠多是民窑的高手及技艺出众之人,他们凭着出众的技艺,在盛世养家糊口是不成问题的,若技艺拔尖者,多不 愿隶属御窑差役...
艺术品收藏:坐上股市跷跷板(组图)2015-06-02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嘉德2015春拍上,李可染的《井冈山》, 以126500000元的高价成交。 均为资料图片长沙晚报记者 张辉东股市、房产、艺术品,是三大投资领域,股市火爆,艺术品收藏市场情况如何?记者从4月12日、5月17日湖南举办的两次春拍,以及北京、上海等 地举行的春拍了解到,各地春拍都有一些叫得响的“硬货”,各地藏家照常赶赴一年一度的春拍之约,但春拍市场不理想。湖南市场由于基数比较小,影响不明显, 但北京、上海等艺术品市场影响明显。湖南春拍市场下滑不明显记者从5月17日湖南国拍举办的大型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了解到,此次春拍会以字画为主,汇集近现代名家作品7...
王小椿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书院博物馆隆重开幕(组图)2015-11-10
展览开幕式现场王小椿接受媒体采访 由岳麓书院主办、中国书院博物馆承办的“绘素澡心——王小椿中国画作品展”于2015年11月8日在中国书院博物馆隆重开幕!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访友图--纸本--23X30cm---2013 本次展览展出王小椿先生近年来精心创作的绘画作品60余件,作品分山水、人物两部分,较为全面地展示王小椿先生近年来的艺术追求。王小椿绘画山水根植宋元,笔墨松活,构图完整,烟岚雾霭、水净林空中突显对内心沉静的追求!宋之丘壑、元之笔墨以及个人的心性在作品中都能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人物多得益于明之陈老莲、丁云鹏,造型略有夸张而多生趣在。作品以小写意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