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袁熙坤  

 

  • 珍品古钱币收藏正当时 并非越古老越值钱2014-09-22

    9月初,青岛市考古所和胶州博物馆两级文物部门在胶州市广州路一处工地意外发现了两处清代古墓葬,其中一处墓葬内出土了5枚清顺治和康熙年间的铜钱;更早之前,平邑县卞桥镇东卞桥村在挖地基时挖出了一个古代钱窖,出土了大量古钱币。   近几年来,随着钱币收藏行情的不断升温,古钱币逐渐进入藏家的眼球,各地钱币拍卖会上,古钱币专场也多次拍出好价。近期,上海泓盛2014春拍古钱机制币金银锭专场成交量总共614件,总成交价金额为543余万元,成交率为63%。其中,清“咸丰元宝”宝泉当五百雕母以69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成为此次专场的标王。今年的嘉德春拍上,古钱收藏专场...

  • 专家谈圆明园石柱入藏北大:不值得提倡2015-01-13

      圆明园石柱 不回圆明园去北大  2013年,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在挪威伯尔根城实用艺术博物馆(KODE博物馆)意外发现流落于此的7根圆明园石柱,后得知博物馆急缺捐款,主动提出捐款给该博物馆,同时要求归还7根石柱。  “这7根大理石柱保存完好,回归后将是继去年兔首和鼠首后,目前最大的一批圆明园海外回归文物。”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谁收藏了圆明园》作者刘阳对记者说,这些石柱原本位于圆明园内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分属于养雀笼、谐奇趣、海晏堂和方外观等西洋建筑外侧镂空扶手之间的石构件。刘阳称,这几个石构件在建筑当中并不起到决定性作用,比如承重等,而只是一些装饰性构件。所以据推断,这些雕...

  • 《明日可及——2021大湾区青年艺术家计划》颁奖典礼暨获奖作...2021-11-19

    嘉宾合影2021年11月17日下午,《明日可及——2021大湾区青年艺术家计划》绘画及摄影竞赛颁奖典礼暨获奖作品展开幕仪式在澳门伦敦人举行。金沙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王英伟博士、《明日可及——2021大湾区青年艺术家计划》评审委员会、获奖艺术家及大湾区社会各界人士悉数到场,共襄盛会。《明日可及——2021大湾区青年艺术家计划》获奖作品展开幕剪彩仪式此次获奖作品展共展出24件作品,由即日起至12月5日期间于澳门伦敦人一楼中庭展出。比赛共收到1,327件参赛作品,包括摄影作品415件,绘画作品912件。经过学术委员会多轮讨论及严格评选,最终两大组别共有24个奖项出炉。其中有6位澳门艺术家于绘画和摄影组获...

  • 第四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决赛获奖名单揭晓2023-07-13

    第四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活动于2023年5月开始启动征稿,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书画爱好者积极参与,共有800余件书画作品参赛。大赛经过了40多天激烈的角逐,现将本届书画大赛决赛排名公布如下,稍候将进入专家评审阶段,预祝参赛者能再创佳绩!金奖:王金宇银奖:朱应军铜奖:冯潮一等奖:石立山、郭永龙二等奖:陈连璋、林松金、徐宏安、徐立海、吴安定三等奖:周晓成、何楚球、陆成辉、达明慧、候忠魁、李成甫、牛大功、周建喜、张长忠、袁学庆、张建军、高飞、金成权、王生、王伟、李胜华、赵亚滨、国树新、李小刚、李兆森优秀奖:张俊山、杨为民、周有斌、王德印、张尚坤、汪忠锋、黄家森、杜春生、王菲菲、赵晓捷、范强、刘...

  • 王本杰作品欣赏:与内心情致互为表里的苍茫山水(组图)2016-10-13

      【王本杰艺术简介】 王本杰,1963年生于山东淄博,1986年毕业于山东轻工美术学校,2000年结业于中国美协山水画高研班,2003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墨彩画院副院长、民革中央画院画家、文化部全国青联委员、山东翰林画院院长、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北京彩墨画院副院长、中国佛教艺术家协会展览部部长、文化部中国画创作中心画家,中华书画名人网艺术顾问、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作品获全国第二届美术最高奖“金彩奖”;迎奥运全国中国画大展银奖;中国美协第二届会员精品展优秀奖;国际华人诗书画大展银奖;首届“黎昌杯”全国首届青...

  • 纽约大都会接受的中国艺术名迹《溪岸图》此前为寄藏(组图)2017-03-08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兼CEO康柏堂当地时间3月2日宣布唐骝千已将中国山水画传世名迹《溪岸图》正式捐赠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溪岸图》是早期中国山水画的稀世名品,展现了十世纪时中国绘画从着重人物转为景仰自然的关键时刻,此前,这一书画名迹先后为徐悲鸿张大千与王季迁收藏,1997年为大都会博物馆华裔董事唐骝千以重金从王季迁处购入,后寄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但所有权仍属于唐骝千。美国艺术史学者高居翰20多年前曾提出此画是20世纪张大千的伪作,引起一场争辩。此作也曾于2012年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美国藏中国古代书画珍品”大展的展览中展出。当地时间3月2日,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兼CEO康柏堂(...

  • (多图)藏于美国博物馆的中国珍宝2011-08-05

  • 嘉德2015秋拍上海巡展:石渠宝笈著录的董其昌亮相(组图)2015-11-03

    中国嘉德2015秋季拍卖会全国巡展上海站,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上海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静安区延安中路1218号)隆重举行。届时,中国书画、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陶瓷、工艺品、古籍善本、邮品钱币六大门类的秋拍精品将联袂展出。在秋拍精品巡展期间,嘉德讲堂也将推出四场由资深专家、藏家主讲的精彩讲座。历史上,上海对于中西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作为上海的城市精神,中国嘉德有幸每年巡展来到申城,和这么多行业中的优秀人士,一起欣赏艺术,分享艺术,共同推动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持续、健康、透明、稳定地发展。上海可谓是中国的收藏重镇,100多年来,藏家辈出,藏史...

  • 北京南北书画院2016年南方雅集在成都温江成功举办(组图)2016-01-25

    2016年1月20日,北京南北书画院南方雅集在成都温江成功举办。来自南方省市的陈乃建、吴泽全、邹伟民、沈道祥、苏加、邓长春、刘征兵、唐中建、缪永舒、吕骑铧、赵夜白、方晓、马禧山、刘舒、何玲、冯天与、杨秀辉、孙真勇、张仁君、李国东、赵龙、刘知非、何耀东、林汀、赵玉川、王一丁、王安、钟士敏、杨永君、王攀科、马青松、曹曰、帅权轩、经明、尹洪林、董学强、刘松、袁永林、杨昌林、郭青川、刘奇、张富坤、刘新宇、张春德、张凯、邓鸣湖、彭贵军、吕国炳、张得稚、王安军、丁鲁川、樊小红、吕晓红等90余位书画篆刻家及其亲人、弟子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此次雅集活动。雅集活动还邀请到唐潮先生、邓新航博士分别作为学术观察员全...

  • 岭南国画百家之区广安作品赏(组图)2020-08-14

    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六祖坛经》岭 南 国 画 百 家评选 展览 出版 宣传 研究主办: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承办: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出品人:李宜航艺术主持:张演钦策展人:赵旭虹策展助理 :刘以杰视觉呈现:张伟樾嶺 南 國 畫 新 版 圖 張演欽客问岭南国画新版图。洋洋乎百年岭南国画!试申述如下。百年间,岭南画派勃兴。二高一陈,奋其神威,建其勋业,功施到今。剑父暮年远走澳门,而大陆驰骛影从者至今不绝,如大德丕而宏复;奇峰陨,而膺画圣之令誉,有国葬之哀荣。时与势,发之于艺,艺复报于时势者,未有如此其著者也。时至今日,岭南画派仍为岭南画坛中坚,驰誉全国。建国后,关山...

  • 徐渭的画有多长?十米长卷《杂花图》首次全景亮相(组图)2017-08-31

    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韩雨霁 记者 胡玉梅/文 顾炜/摄)“青藤居士”徐渭(字文长),在艺术上独树一帜,然而一生不得志,在穷困潦倒中去世。他与解缙、杨慎被后世并称为“明代三大才子”,如今人们常将他与梵高相比。“白阳山人”陈淳,才华甚高,师从文徵明等大师,当年画个小扇面都会引发朋友圈“疯狂点赞”。8月29日,由南京博物院主办,天津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协办的“青藤白阳——陈淳、徐渭书画艺术特展”在南京博物院正式开展。这是陈淳和徐渭首次同台展出,南博捧出了镇院之宝《杂花图》,天津博物馆奉上陈淳“绝笔”《罨画山图》……展览共展出73件套作品,展期3个月,票价100元。感兴趣的公众可前往观展。...

  • 凝神静气!品读中国传统花鸟画中的“生”与“活”(组图)2021-03-10

    最近一段时间,花鸟画正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宋徽宗领衔、近百位名家助阵的花鸟画“超级大展”——“百花呈瑞”历代花鸟画迎春特展正热展于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迎来“群芳竞秀”明清花鸟主题特展;2021年也是开创“大写意花鸟”画风的明代书画家徐渭诞辰500周年,不少纪念活动正在展开。中国古代绘画中,花鸟画历来是最为雅俗共赏的门类。它们的美,不仅在画幅之间,更在于其间需要凝神静气才能发现的“生”与“活”。传统中国画有三大主题:人物、山水、花鸟。人物画重在“成人伦、助教化”,有记录人类文明发展的社会功用;山水画之独立,在于出世的超脱与自然的合一,它既有山河岁月的历史感,又有天地洪荒的永恒。相比之下,花鸟画...

  • 刘畅:新挖出了明宫墙 故宫还有多少小秘密(组图)2016-06-21

    作者:刘畅(北京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生在读)最近,一则考古新闻难得地登上各大网站上的头条,内容是“紫禁城内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遗迹”。大家或许是被“首次”、“明代”这样的字眼所吸引,其实这只是故宫研究院默默耕耘几十年的成果之一。在5月5日的发布会上,故宫还发布了多项成果,除了明代建筑基址,还有在龙宗门以西发现的叠压关系明确的元明清“三叠层”遗迹以及故宫西南角的南大库瓷器埋藏坑。这些发现对于研究紫禁城元明清三代和北京城中轴线变迁,乃至紫禁城营建历史和功能分区,再到中国古代建筑史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故宫新发现上面的许多术语就像“故宫”本身一般,充满距离感。过去,这里是平头百姓一辈子无法涉...

  • 书画典籍进宫之路:谁都逃不过乾隆爷的手掌心(组图)2015-11-17

    中国皇室收藏肇始于王权诞生,贯穿古代史,被认为是“历代统治者确立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内府收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周天子收藏器物之所名曰“天府”“玉府”,青铜重器等国之大用的礼器藏于“天府”,供人欣赏玩好之物归“玉府”收掌。后者的门类日趋庞杂丰富,成为皇室收藏的主流,书画、古籍收藏是其中的重要门类。最早两者并不分家,统称为“典籍图画”,至隋唐时,内府书画收藏发展步入正轨,才与书籍收藏相分离。皇家收藏往往呈现出某种规律:开国之初统治者继承前代藏品,继而经年向民间搜访购求,而到了王朝末期,内府藏品又多在改朝换代的巨变中或是流散民间,或是毁于战火,这一过程循环往复。帝王个人对艺术的偏爱和造诣,也会促...

  • 漆器收藏艺术 (组图)2015-09-01

    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做工细腻精巧,色彩和谐匀称,光泽柔和腴润。其装饰艺术,既具有传统工艺富丽沉静的民族特色。其特点是:不变形、不崩裂、耐酸碱、耐腐蚀、耐热性能高。雕漆艺术可谓是时间的精美艺术。   漆器从来不及玉器、瓷器和金银器普及,在收藏拍卖市场上亦称不上火热。但它被视作唯一能以时代姿态代表中华文明的传统器物。从战国西汉年间的朱墨流转,到其后传神鲜亮的镶雕彩绘,漆器诉说的是一脉文明七千年相承的惊心动魄。     漆器在我国出现的时间非常早,虽然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但它向来都是富贵之家的奢侈品。和其他杂项相比,漆器不以造型和...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