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袁熙坤  

 

  • 康熙的美学岂止是一只豇豆红釉印泥盖盒能看懂的?(组图)2020-09-24

    或许从溥仪退位以来,人们对于清帝国的好奇就从未断绝,红极一时的雍正王朝、康熙帝国不说,后来的步步惊心、甄嬛传,到这两年大红的延禧攻略与如懿传,康雍乾盛世的魅力似乎随着影像艺术的发达而更深入人心。许多人说,那是个大气壮盛的时代,游牧民的尚武传统与中原的儒学文化完美地融合,文武兼备。也有人说,那是个典雅灿烂的时代,蓬勃的经济推进了物质文化的发展,在器物、书画、文学、织品、建筑……等面向都能看见这个时代的痕迹。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不论哪个时代都会迎合帝王的喜好,但民国初年保存下来的大批档案,让我们对于雍正与乾隆的美学有明确的认知,雍正是「高冷帝」,一手好字是他的招牌,清雅淡丽是他的最高准则。...

  • 庆元旦,迎马年”的大型书画巡展首站在张家口开幕(组图)2013-12-30

    “庆元旦,迎马年”的大型书画巡展”开幕式现场    2013年12月28日上午10点18分,由中国画马艺术研究会、北京世纪文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术天成杂志社、张家口市委宣传部、张家口市文联主办;由国际艺术家联盟、中基华(张家口)商业网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大C画廊、徐悲鸿艺术时空联合协办的以“马”为主题——“庆元旦,迎马年”的大型书画巡展第一站在北京的后花园——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金鼎天街三层开幕仪式圆满落幕,同时此次活动也是...

  • 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赏析(组图)2012-08-29

    清康熙窑豇豆红釉锥花团龙纹太白尊《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书款底径:13cm

  • 吴信坤雕塑作品欣赏2009-12-18

         许多在国内妇孺皆知的事物,一出国门知名度就急降,比如茅台酒,再如孔子。这反映中国文化的外向传播远远不够。跨文化的传播风险极大,但如果永远满足于内向自给自足的传播,文化不出门,我们传统中优秀的东西,很容易被国际化语境清零,出现学者们悲叹的“失语”。友人张颐武痛惜一千个孔子比不上一个姚明或章子怡,可能也是受到了类似的刺激。 年届五旬的吴信坤,去了美国20年。他把华人的坚忍、聪慧、神采,进行了输出,让美国人领略了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渗入到主流社会;同时又把学自西方却被西方轻视的写实传统,返销去了西方。20年间,他以作品...

  • 清朝皇帝每年例行秋狝,但是他们真实意图你知道吗?看康熙就知道...2020-08-21

    清朝皇家有多喜欢狩猎呢?单说这一年,康熙让人通知几个年长一些的皇子,让他们准备好了,秋狝的时候随大家一起去打猎。皇子们兴奋异常,一个个摩拳擦掌,都想要一展身手比个高低。这一天终于被他们盼来了,数千人的秋狝队伍浩浩荡荡地从北京城出发,到热河行宫稍作休整,接着朝木兰围场奔去。方圆数万里的围场秋风阵阵,骏马嘶鸣,一派雄壮慷慨之气。康熙勒马四顾,长叹一口长气。他对围场的一草一木太熟悉了,多年来,康熙每年都带皇子群臣们到这里行围打猎,他的真实意图不知他们是否能够体察?这时他回过头,看见四位皇子簇拥在身后,一个个衣冠整肃,稳坐金鞍,倒也有几分潇洒之气,可怎么看怎么觉着勇武之威不足。感慨之下,康熙不由得一松...

  • 探访辽砚艺术和辽砚人(组图)2012-10-17

    辽砚大师曲广勋(右)旧照 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石砚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好砚具有观赏、礼品、收藏价值。辽砚独产于辽宁本溪,但并不因为产于辽宁而名,而是因为兴于辽代,故名辽砚,距今有上千年历史,辽砚与端砚、徽砚并称为中国名砚。一方上乘的辽砚,若将砚盒盖紧,其墨汁可经久不干。当年张学良将军与其蒙师白永祯合赞辽砚的绝句为:“关东山里奇宝开,蓝天红霞凝石材。能工巧匠雕辽砚,珍品独秀四宝斋。” 2005年,“辽砚”成为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相比端砚、徽砚,辽砚有哪些独特之处?记者采访了辽砚传人之一—&mdash...

  • (李说当然729期)乙未岁末悼袁庚2016-02-03

     昨天惊闻招商局集团原常务副董事长、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和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企业创始人、百年招商局第二次辉煌的主要缔造者袁庚老人走了,除了心中阵阵的痛楚,剩下就是回忆了。 谈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绝对绕不过蛇口。这段历史看上去似乎已被反复咂摸,但事实上,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显然是蛇口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袁庚老人了。蛇口的故事,如今看来仍然百转千回,充满戏剧张力。从蛇口工业区的成了到社保改革、住房商品化、民主选举干部等等一系列已被载入史册的历史性事件,让人格外动容,但在我心中的记忆,却是宠辱不惊,不断前进的精神。1988年,我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任职,袁庚就专程请我去了蛇...

  • 2024全国商业街行业促消费活动—走进重庆 暨重庆华熙LIV...2024-05-10

    2024年5月9日,2024全国商业街行业促消费活动—走进重庆,华熙LIVE双街联动,成渝双城协同;商旅文体艺,特色促消费暨重庆华熙LIVE·鱼洞荣膺“中国特色商业街”授牌仪式在重庆市巴南区华熙LIVE·鱼洞时代美术馆隆重举办,双城经济联动成为共同探讨的焦点。商务部原副部长、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志刚,重庆市巴南区委书记何友生,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主任韩健徽,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彭和良,巴南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钟涛,华熙集团董事长赵燕,北京特色街商会会长王淑侠,江北区观音桥商圈办主任李秋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吸引了来自各界的政商领袖、行业协会代表共襄盛举。全国各地的企业领袖、行...

  • 合璧后的 《康熙南巡图第六卷》到底什么来头?(组图)2020-10-20

    由王翚领衔绘制的《康熙南巡图第六卷》,为清代极重要之艺术及历史巨作,惜120年前庚子变后散佚各地。2020年10月3至8日,香港苏富比隆重呈现「江天一揽—康熙南巡图第六卷」展览,全卷终于合璧,如此视觉飨宴,不容错过。南巡盛事皇家巨制简论《康熙南巡图》及其残卷聂崇正撰写转载自2016年苏富比「派普夫妇珍藏中国绘画」专场拍卖图录王翚等宫廷画家《康熙南巡图第六卷》 (七段合璧示意图) 设色绢本 67.5 x 2107 公分《康熙南巡图》卷的由来及内容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曾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二十八年(1689)、三十八年(1699)、四十二年(1703)、四十四年(1705)、四十六年...

  •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作品展在清华艺博馆开幕(组图)2018-08-18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媒体见面会 2018年8月16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主办,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的“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展。展览展出了杰出的艺术家、教育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袁运甫先生的油画、水粉画、水墨画、彩墨画等作品共计123幅。全面呈现了作为世纪之性的探索和成果。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 苏丹 主持媒体见面会 8月17日,展览召开媒体见面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刘巨德,北京大学教授翁剑青,袁运甫先生之子、壁画家、...

  • 袁运甫:中国艺术要有中国气派(图)2012-10-12

    袁运甫   100年前的中国,如折翼巨龙,挣扎求存。100年后的今天,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不可阻挡的复兴之势。百年前的知识分子,为图民族自强,抛头颅洒热血;百年后的知识分子,更要肩负起建构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 出生于1933年的袁运甫,亲身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命运。将临耄耋之年的他,多年来一直主张“大美术”观念,倡导艺术工作者要以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作品,为推动全社会精神文明和审美趣味的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艺术要有“中国气派”,要走...

  • 画家袁武:最近这几年才真正画出了自己想画的(组图)2016-09-23

    原标题:袁武•下阙在2016年中国美术馆的个展中,袁武曾经考虑在展览题目中加上“上阕”二字,和策展人商量后,发现这似乎易于让人产生“下阕”的联想。这不是袁武第一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作品,此次展览更像是个回顾展,展出他1995年研究生毕业后至今,在京30年的创作。画了30年的画,获得无数奖项,在袁武自己看来,只有最近这几年,才真正画出自己想画的,是为“下阕”。大昭寺的清晨之一 18 68x82cm 2014年作从大院到北京画院,主题创作占据了袁武大量时间,这既是任务,也是军人的责任。无数次抢险救灾,无数次下乡慰问,无数次同一指定题材的创作,也完成袁武在奖项上的梦。《亲人》获1998年全国抗洪英雄赞...

  • 看西方版画中帝都北京的同治大婚(组图)2018-05-02

    《京华遗韵:版画中的帝都北京》讲述了西方人孜孜不倦的东方猎奇故事。年深纸黄的版画背后,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制度,风土民情都被西方的探秘之笔浓墨重彩地定格。宫墙后有一项大工程,对皇朝江山永固至关重要,那就是皇帝的大婚,毕竟有后才能有接班人。在清朝11位皇帝当中,慈禧太后的儿子载淳,也就是同治皇帝,有几大纪录入了帝王青史:其一,他是清朝最后一位以皇室直系血统继承皇位的皇帝;其二,从他开始,清朝皇帝再也没有生出儿子来。这样一个绝后的皇帝,娶亲却搞得空前隆重,因为他是继康熙皇帝之后,二百年中第一位以帝身在紫禁城里祭拜天地神明、敬拜祖宗高堂、祥龙迎娶瑞凤的。大清正渐入“同治中兴”佳境,朝廷上下自然乐于取...

  • 中国三件古董艺术品将在法国波尔多拍卖(图)2013-04-19

  • “《花迹》——邵晶坤油画展”在798艺冠空间开展(组图)2022-04-27

    展览现场嘉宾合影2022年4月23日,“《花迹》——邵晶坤油画展”在798艺冠空间正式展出,本次展览由艺冠空间主理人徐建欣策展。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邵晶坤之子邵帆(左)与邵晶坤之女邵飞(右)展览现场邵晶坤是中国第三代油画家群体中重要的一员,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女油画家重要的代表人物。曾于1961年在中国美协的组织下与董希文、吴冠中同赴西藏写生创作,是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董希文的直接学生。邵先生画风泼辣、流畅。不论是肖像、人体、风景和花卉,没有着意追求肖像的酷似而能把握人的性格与神韵;她的画重视整体结构和效果,光与色的辉映,情与景的交融,浑然一体。邵晶坤60余年的从艺...



人民收藏

鉴藏